《香港商报》日前刊文说,60年来,台湾的稳定和发展一直得益于实际上的“一国两制”,是两岸一致的“一个中国”立场消除了武力对决的浩劫。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吸引广大海外华侨的认同和归属,吸引卓有成就的海外华人参与台湾的研究和开发,使台湾经济取得瞩目成就。
文章摘要如下:
“一国两制”是经过历史检验的、适合两岸关系的合理形式。现时,民进党正苦思大陆政策的“中国论述”,其实“一国两制”就是最佳选择。否则,一旦脱离大陆,台湾必然面临无尽的劫难。
“一国两制”聚集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高超智慧。1957年,周恩来在上海工商联座谈会上发表《关于香港问题》讲话:“香港是纯粹资本主义市场,不能社会主义化。对香港的政策同内地是不一样的,如果照抄,结果一定搞不好。香港要完全按资本主义制度办事,才能存在和发展,这对我们是有利的。”
“一国两制”是智慧结晶
1960年代初,在毛泽东、周恩来的主持下,大陆与台湾就两岸统一问题进行了多次接触和商谈,毛泽东为和谈确定了原则,史称“一纲四目”(见新华社澳门回归专稿《历史的丰碑》,人民日报1999年12月20日):实现国家统一后,除外交统一于中央外,(1) 台湾军政、人事委于蒋介石、国民党;(2)台湾财政独立,不足部分由中央拨给;(3) 台湾现行制度不变,社会改革从缓,条件成熟后征得台湾同意后再改;(4) 互不派遣特务,不破坏对方团结。虽然当时没有谈成,但毛泽东、周恩来已经为中国的和平统一确立了“一国两制”的形式和具体原则。
1974年,周恩来、邓小平陪同毛泽东会见了来访的时任英国首相希思,毛泽东与希思达成共识:香港在1997年应该有一个平稳的交接。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挟马岛战争胜利余威访问北京,希望能保留香港“治权”,被邓小平坚决拒绝。其后,邓小平将国家统一政策归纳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画龙点睛,毛泽东、周恩来画龙,邓小平点睛总其成。“一国两制”聚集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高超智慧和心血,是经过历史检验的、适合两岸关系的合理形式。
背离“一个中国” 台将陷困境
60年来,台湾的稳定和发展一直得益于实际上的“一国两制”,是两岸一致的“一个中国”立场消除了武力对决的浩劫。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吸引广大海外华侨的认同和归属,吸引卓有成就的海外华人参与台湾的研究和开发,使台湾地区的经济走在中国其它地区的前面,取得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