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立法院”为了陆生来台立案已经打了三次架。凡是有关大陆的法案,民进党人就一味反对,认为这样可以保证选票!
反对的意见不外乎:私立大专院校招生不足是因为台湾的少子化现象严重,由此得到必须开放陆生来台的结论,不合逻辑,无法说服大众。此外,台大校长李嗣涔等表示,大陆学生的用功程度,对台湾学生绝对有正面影响,陆生的学习态度能激励促进本地学风。反对者认为这些立论是在缺乏足够的实证数据之下就达成结论。校长、教授和官员们不应只顾自己利益,贬低本地学生。
台湾的少子化现象由来已久,不是立时三刻可以解决的。上百间私立大专院校面临着关门的危机,难道当局不应该伸出援手?这和当局制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的做法没有两样。何荒谬之有?在台湾就读的大陆学生目前人数不多,但是根据各校的反映,咸以为他们比本地生用功,带动了认真学习的风气,效果相当正面。局外人又凭哪一点来质疑实质证据不足?指有些学生的用功程度不如大陆学生,就得担当贬低本地学生的罪名,教育不是哄孩子,在暖房内养花,教育过程中剔除了实话实说,公平褒贬,那又在搞些什么?对大陆的恐惧是反对陆生来台的基本心理。
台湾的“立法院”打成一锅粥,社会上的各种评论也颇热闹,但是“陆生来台”的主角——大陆学生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民进党人真的认为大陆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很想来台湾?没有听过他们的心声,只活在自我想象里,无缘无故激昂慷慨起来,也是病态。
一位大陆同学投书媒体:“陆生来台法案通过之后是否有大量的优秀大陆学生到台湾就读,仍然是一个问题。但明确的是,台湾的吸引力肯定不是暴力与各种限制。”
事实如此嘛。大陆学生还没来,民进党就百般阻挠。在“立院”推动什么“三限制、六不准法案”,限制这么多,何不干脆就说明不欢迎罢了。
这位大陆同学还提出一个平等性问题。他说:“在欧美和香港都可以争取到奖学金,平时可以通过兼职打工的方式赚取一些生活费。台湾正在拼过关的法案,对大陆学生的限制近乎苛刻,不准打工、不给奖学金、大陆的学历不承认。给我的感觉这完全是台湾教育产业的商品,不把我们当成学生来对待,是赚钱的工具而不是学业的交流。”
其实,不必拿欧美和香港来比了,台湾当地数万外国学生,没有不准申请奖学金、不准在校园内合法工作等限制。民进党在开放陆生来台议题上的态度,最终会使得陆生成为政治意识形态角力下的牺牲品。
还有位陆生以幽默笔触写了一段:人嘛,为何非得去并不欢迎自己,在那儿没什么未来的地方呢?倘若法案按现在的条款通过了,还真有许多陆生愿意赴台,那只说明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可能是爱这片土地上的风景、环境、美食或是偶像明星。
陆生是否有兴趣赴台就读,某新闻网站的调查尚未完成,但目前的情况可以看到,将近一万的调查者中,80%多的人完全没有兴趣。
亲爱的绿营“立委们”,一次次上演“全武行”,一次次“挂彩”,又是何苦呢?
(王正方,台湾电影导演、资深政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