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陈水扁在进行选举造势时,展开了对眷村老兵的攻击,不但将国民党提出的“眷村改建条例修正案”攻击为“坑钱法案”,并用上了相当粗俗的“老芋仔”(老东西)字眼,说老兵们“钱领一领跑去大陆花,再回头唱衰台湾。”此言一出,举岛哗然,挞伐之声不绝于耳。
随着2008年1月“立委”选举和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临近,台湾政坛也越来越热闹。民进党此次竞选的文宣主轴锁定在族群议题与两岸议题上。不过,民进党拨弄族群问题和“统独”议题的做法遭到了越来越多的反对,已经显露了疲态。
新花样:隐性族群语言
民进党上台后,极力强化族群意识与族群符号,并且利用公权力来推动族群分化。结果,原本并不明显的族群问题日益凸显和尖锐起来,给台湾社会造成了莫大的伤害,但是,民进党却利用族群问题收割了超量的政治利益。2004年的选举中陈水扁就打出了选“本省人”不选“外省人”口号,而在这期间以族群分化为基础的“爱台湾”与“不爱台湾”的二元对立判断更是成为台湾社会的梦魇。
在这次选举造势过程中,民进党仍是铆足了劲操弄族群问题。不过不同的是,由于“爱台湾”与“不爱台湾”的二元对立已经臭名昭著,所以民进党采用了隐性语言进行族群分化。相较而言,显性族群语言如“外省猪”、“大陆妹”,有直接判断标准,也易遭致民众的反对。隐性族群语言则不直接用负面、污辱性字眼,而以诉求象征意义的解释增加历史情感差异,如“正名”、增废重大纪念日、社会福利及“重返国际社会”的鼓动等,欺骗性更强。
为了达到族群分化的目的,民进党“立委”王拓、王幸男等提出了“二二八究责草案的提案”。该草案不只要求当时逮捕和行刑的加害人必须负起刑事和赔偿责任,如果当事人过世,还要继续追究包括配偶和子女在内,直系或旁系三等亲属。条文中还明定,“二二八事件”的刑事追诉,不因当事人死亡而停止,家属必须支付“国库”垫给被害人的赔偿金。该草案出台后,立即引起台湾舆论大哗。蓝营指责其为“株连九族”;绿营学者、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所长陈芳明也痛批民进党对“二二八用完即丢”,根本不配以“正义”之名来谈这个事件;更有台湾媒体抨击这是“白色恐怖”抬头。
“入联”让谢长廷靠边站
挑动两岸局势并从中谋利是民进党的一贯政策,这次选举也不例外。从操作层面上看,“入联公投”成为民进党操作两岸关系的主要切入点。按照台湾媒体的说法,“为了拼入联,民进党当局全面动员”,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
在这个闹剧中,台湾当局“行政部门”已经完全放弃了行政中立原则。据台湾媒体报道,台“财政部”相关所属单位共上缴2900万委办费给“新闻局”,全被拿去做了“入联公投”的宣传。在行政权力的参与下,“入联公投”越闹越离谱,不但民间私函被盖上“入联”戳章,连水电费账单、甚至中油发票都要印上“入联”标记。
而且,从基层公务员到“国营”事业员工,都得配合这项“政策”。如果不配合的话,就会有行政当局去修理那些不听话者。“澎湖县”就因为拒绝了当局的“入联”长跑而引起了相关人士的不快,有关部门甚至拟冻结部分澎湖的体育活动经费补助,以示惩罚。这就是民进党“入联公投”的“民意”基础,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创造”出来的。
“入联公投”的目的是要挑动两岸对立,引发两岸紧张。陈水扁此举可谓一石三鸟:可以借选举之机向前偷跑一步,实现“渐进式台独”的部分目标;可以增加族群动员和统独动员的效果;可以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增加曝光度。
但是,事与愿违。“入联公投”引起的强烈反弹显然出乎民进党意料之外。一方面,大陆加大了打击“台独”的力度;另一方面,美国反对民进党“入联公投”的力度也在加强。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长杨苏棣指出,美方已透过国务院等官员多次提过,“入联公投”会造成两岸关系的不安与不稳定,不必且不利。他并警告说,如果台湾当局“持续不‘留意’美方的意见,将会在台美互信付出代价。”
此外,陈水扁在两岸问题上喧宾夺主,加剧了民进党阵营内部的矛盾。由于扁的搅局,民进党选举活动几近失序,以至于有的媒体讽刺说,真不知道还有谢长廷这一号人在“选总统”。谢已经被挤到墙角,双方的矛盾正在持续积累中。由是观之,消费两岸关系的策略已经越来越触动民进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引发了台海局势的微妙变化,利用这一议题获得成果的难度越来越大。
“戒严”成笑柄
民进党在选举中运用了一切可能的手段打击国民党。利用控制“中选会”的便利将“公投”与选举捆绑就是一个例子。在陈水扁的精心策划和“中选会”的运作下,这次“立委”选举合并了“讨党产公投”,矛头直指国民党的软肋——党产问题;而2008年的地区领导人选举,则捆绑了“入联公投”,一般认为对马英九不利。而且,民进党把持的“中选会”又做出决议,这次选举与“公投”的捆绑操作采取最有利于民进党的一阶段投票方式进行。
民进党的举动引起国民党的强力抵制。国民党坚持采用二阶段领票的方式进行选举,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冲突日益升级。在这种胶着的局面下,陈水扁再次表现出了不按规则出牌的威权心态。从11月24日起 ,陈水扁连续抛出将宣布“选举无效”、“戒严”、“延后选举”等恐吓性言语。尽管扁在作上述宣示的时候为自己留下了退路,声称这是“某位好友建议”,但是此言引发的震动还是出乎民进党的意料。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立即声明,如果“陈水扁胆敢宣布戒严”,他会带头造反。在强大的压力下,陈水扁26日就匆忙改口,声称自己任内绝不会宣布“戒严”,而且把责任推给媒体,指责媒体不应转移焦点。
陈水扁的多变性格在近期的选举造势中已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已经成为台湾政坛的笑柄。这样一名头目加上已经师老兵疲的选举议题,民进党未来的选战到底前景如何,大概其党内政客们心里都没有底。
台湾《联合晚报》甚至认为,陈水扁铺天盖地的政治操作,反而凝聚了深蓝选票。“绿营机关算尽,但到底是打马、还是帮马?恐怕连昔日为绿营打出天下的政治菁英也要感到气结。”可以断言,如果民进党不改变目前这种以对立和对抗思维为出发点的动员模式,未来的选战将会越来越艰难。(作者:陈星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