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综述:两岸交流在阻力中前行

时间:2011-01-10 10:4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两岸交流在阻力中前行

  本周,迁延日久的陆生赴台办法终于出炉,好消息是大陆学生今年9月就可以进台湾高校就读,坏消息是他们将面对令人心酸的种种限制。没有奖学金,不能打工,甚至不能帮导师做研究,歧视性规定可谓举世罕见。不合常理,却合乎常态,蓝绿妥协的又一产物而已。

  奇怪的陆生入台办法

  1月4日,岛内公布大陆学生赴台就读的相关办法,紧箍咒般的“三限六不”成为舆论焦点。

  办法规定,公立学校本科不在大陆学生申请之列,也就是说台湾大学、政治大学等岛内最好的学校被排除在外。台湾当局不为大陆学生提供奖学金,也不提供健保,令人不解的是,外籍学生在台湾读4个月,即可获得健保。大陆学生在台湾期间不准打工,甚至不能帮老师做研究,因为课题费也是公家出的……

  岛内媒体直言,放眼全球,也看不到对学生如此苛刻的政策。整个办法的字里行间,透出一个“防”字,面对陆生,先捂住钱袋,再守住好学校的大门,连打个零工的机会也不能给。

  办法其实已经规定,陆生人数不能高于全台招生名额1%,光这一条就足可避免冲击,为何还要加上那么多不合理限制?“三限六不”始作俑者是民进党,不管是出于“逢中必反”的惯性,还是争取选票的需要,他们的诉求不难理解,但国民党最终放弃抗争,将之纳入办法,则不能不令人遗憾。

  台湾私立大学学费高昂,依这个办法,只能吸引家境富裕的大陆学生前来就读。这与台湾教育界引进人才的心愿相悖,与世界各地争抢好学生的潮流相反。办法中,还特别规定大陆学生的最低学费不能低于一般标准,看来赚大陆学生的钱才是重点目标。

  台湾高校传出为陆生鸣不平的声音。有大学校长呼吁,“教育部”应主动邀集民间保险公司,为陆生设计学生保险。不少学校也准备自筹和募款,设立奖助学金吸引优秀陆生。

  经合会提速两岸互动

  1月6日,两岸同时宣布经济合作委员会成立,是本周关乎两岸关系的一件大事。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包括投资保障协议在内的四项后续协议需要两岸尽快协商,这些协议涉及面广,内容十分复杂,经合会成立后,有助协商提速前进。预计今年上半年,第一次经合会会议就将召开。

  民进党第一时间召开记者会呛声,指经合会“黑箱操作”,马当局要“悬崖勒马”。民进党党团书记长潘孟安质疑经合会不能解决两岸贸易纠纷,“唯有签订两岸投资保障协议才是保障台商的作为”。

  这一逻辑令人费解。经合会的存在就是为了促成包括投资保障协议在内的相关磋商,以及监督协议的落实。民进党究竟在反对什么?

  民进党原本严厉反对的陆客赴台,本周再次被证明对台湾经济贡献巨大。台“主计处”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去年陆客来台对台湾经济成长率贡献为0.28个百分点,带来收入达20.6亿美元(约618亿元新台币),超过台湾整体餐饮业两个月的营业额。

  二代健保的一点启示

  本周的政治八卦不少。李登辉90岁做寿,光是蓝绿大佬怎么排位都备受媒体关注。宋楚瑜的桌牌上写着“宋前省长”字眼,宋上台致辞时说,“因为您的栽培,让这个省长只有宋楚瑜一人能享有”,“不要分宋前省长,也没有后省长,就只有一个省长”,暗呛李登辉“冻省”,李登辉唯有低头喝汤不语。

  陈水扁一家频频出镜。扁家放话,陈水扁心脏出现问题,“坐着都喘”,需保外就医,但8日在法庭上,陈水扁却独自雄辩达两小时之久。某周刊爆出,马英九在高层会议裁示吴淑珍不用入狱,让吴淑珍的去留更添一层迷雾。扁媳黄睿靓转行当了电台主持,为自家发声的同时,启动进军政界的布局。

  本周,关乎岛内民生的“二代健保案”也艰难过关了。4日通过的当晚,负责推动二代健保的“卫生署长”杨志良宣布请辞,耐人寻味。

  和陆生赴台相关规定一样,二代健保在“立法院”经过一番蓝绿厮杀,通过时已变味不少。杨志良对通过版打75分,对自己原先的版本打90分。他辞职的原因,外界分析可能是因为壮志不酬,也是不愿面对民进党追杀,厌倦了无尽的为反对而反对。

  虽然健保方案被打得满头包,民调却显示杨志良仍是“行政院”满意度最高的官员。《联合晚报》评论说,杨志良为人敢做敢言,清楚自己要推什么政策,多半时间讲的是有清楚立场和个人意见的话,他的社会支持度,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台湾为官风气的对比而打造出来的。

  沉迷于“你不爱台湾”和“我比你还爱台湾”的空洞骂仗,为了选票放弃立场与坚持,因怕丢票而畏首畏尾的政治人物,或许可以从杨志良的例子学到一点东西。(本报记者 王平)

浏览更多台湾新闻

编辑:冯存健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