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3·15”走访台湾消基会:于无声处见呵护

时间:2010-03-15 22:23   来源:新华网

  “‘3·15’是什么日子?”听到我们要去探访台湾消费者文教基金会(“消基会”),一位常年从事两岸新闻工作的台湾同行不解地问。

  事实上,知道“3·15”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台湾民众并不多见。从记者下榻的宾馆到“消基会”所在的复兴南路,正好穿越台北最繁华的商业地带。一路上街头并未悬挂任何有关宣传“3·15”的标语,商场也没有打出类似“3·15承诺”的广告。

  “消基会”是在台湾颇具影响力的一家民间团体。它的办公地点栖身于一间仅五六十平方米左右的开间。进门处,志工们正忙着接听投诉电话,其余的空间被井然有序地划分成企划部、申诉部和《消费者报导》杂志的编辑部和发行部。最靠里的位置则留给了一间贴有“义务律师咨询”标识的办公室,透过玻璃墙壁可以看到,几名民众正在咨询相关事宜。

  “消基会”副秘书长黄钰生告诉记者,“消基会”的全部员工不过24人,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和他在内的其他人士,都是不领分文的义务工作人员,志愿者人数则高达五六百人。

  1979年,台湾中部地区民众因食用厂商制造贩卖的米糠油而导致中毒,受害者多达两千人,同年底又发生“假酒事件”。一些热心公益的人士深感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发起了推展消费者保护的工作。

  如今,“消基会”的服务内容已拓展到方方面面,记者在2009年的案例书中看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内容被分成了衣、食、住、行、育、乐、美容、保险金融、一般消费等九大方面。

  因应国际消费者联合会确定的2010年“3·15”“我们的金钱,我们的权利”的主题,“消基会”今天的关注点是“金融”,并发布了“全台百家金融机构服务品质调查结果”。

  这项调查是志愿者走访了全台近百家银行的见闻,内容不仅涉及等候叫号、办理存款业务时间等服务方面,还包括是否提供“老花眼镜、当日报纸、填表书写座位”等。报告还对十几家银行分行给予了“点名批评”。

  董事长谢天仁说,“消基会”常会根据接到的投诉进行调查,如果觉得情况普遍,就会召开记者会,通过舆论把压力传递给相关部门。

  比如针对台湾高铁存在的安全隐患,“消基会”就在高铁正式通车的当天发起了“珍惜生命、拒搭危险高铁”活动,敦促相关部门予以改进。

  近一两年来,针对两岸人员往来的不断增多,“消基会”也开始逐渐关注维护大陆游客权益等内容。

  结束采访走出“消基会”,招手打了一辆出租车返回,赫然可见车身上印着司机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台湾的计程车这样做很多年了,可以更好保护你们的权益啊。”搭载我们的李姓司机说。

  记者想起谢天仁的离别之语:“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平常每一天。”或许这正是“3·15”在台北看似“无声无息”的原因。

浏览更多台湾新闻

编辑:高大林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