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2月以来,竞选“内阁”为了顾及选票,在国际油价大幅向上的走势下,断然宣布冻结油价浮动调整机制,不问工本如何上升,一概不准调涨,此举造成的后遗症如何,台湾《经济日报》今日发表社论进行了分析。
社论说,岛内油品市场自从台当局开放台塑石化添加之后,就号称已经自由化;主管市场自由竞争的公平会甚至还因为台湾中油、台塑两家亦步亦趋的联合订价行为开铡处罚,好似我们真有一个自由化的油品市场。但如今却被宣布冻结,不仅变成笑柄,也强烈地凸显出,所谓的油品市场自由化,只是一个大笑话!
社论表示,公营事业的价格订定,本来就十分官僚,不管市场情况如何诡谲复杂、瞬息万变,就是不动如山。在一个自由化的市场里,这样呆滞笨拙的价格政策,是不可思议的事;因为周遭俱是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一着算错,就可能全盘皆墨,被市场淘汰。因而台湾中油在一个号称自由化的市场里,竟然可以将价格冻结在偏低的水准上,完全无视工本的大幅上升,就只有一个理由:中油拥有高度的市场垄断能力,这个市场根本不存在自由竞争,而且中油的背后老板根本不视中油为市场中的成员,更不计较错误的政策会造成多可怕的亏损。而且中油也丝毫不惧被市场淘汰,因为只要背后有人撑腰,有花不完的银子可以无限制地挹注,中油的加油机就可以源源不绝地赔本加油。
不过我们不能忘记,一个自由化市场的场景,必须有配合演出的所谓竞争者。台塑石化过去几年就一直忠实地扮演这个角色。当台当局依调价公式订定中油价格,由于中油设备较老旧、效率又偏低,这个价格肯定大为高于市场应该具有的价格,这时候台塑则跟进订定相同价格,大赚特赚。一旦“行政院长”愚蠢地宣布冻结油价浮动,中油大赔特赔,台塑也跟着倒楣?那就大错特错,有道是“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没人做”,精悍如台塑集团,岂能跟着这种昏官做傻事,大蚀血本?台塑石化早就安排了后路:岛内油价被愚蠢地冻结,海外油价可是自由自在、海阔天空;一旦岛内的获利机会被官员挡住,台塑马上掉头将油品以高价销往海外。因此尽管竞争对手卖1公升、赔1公升,台塑将四分之三以上的油品外销,所获得的利益仍足以弥补“行政院长”造成的“不自由化”的损失。
只是这样仍非其最大利益,台塑石化连这22%内销部分的亏损也不愿再傻傻地承担;因此从上周六起,不顾其战友中油可能蒙受更大损失,硬是主动宣布岛内油品涨价,每公升涨2.8元。这样的调幅恐怕仍未能完全包括进口原油工本上涨的损失,但这个一石二鸟之计的确高明。一方面,上涨2.8元,足以令损失大幅减少,又不会让台湾民众觉得台塑太狠、太贪,不顾百姓死活。同时,不一次调到每公升4元,较能获得官方的认同,有可能压迫“行政院长”解除冻涨,至少在解冻头一阶段,允许中油也调涨同样幅度。
另一方面,在一个双占市场里,一方只要小幅将价格拉高,则顾客会完全流失,而无地容身。但在我们这个“自由化”的油品市场里,台塑石化本来就有一条扒分的后路,出口;因此将赔钱的岛内市场完全套在中油身上,台塑正可以尽情地将全部油品都高价销往海外,一点亏都不必吃。不过当然也贻人话柄,甚至讥为发油荒财。我们相信这应非台塑石化的初衷,他们也希望正正当当地凭真本事赚合理的利润。
社论指出,正如前面所说,即使油价解除冻涨,台塑石化所赚的也不是合理利润;因为台当局的大黑手为了保证效率较低的中油获得合理利润,台塑当然保证得到暴利,这乃是这个不自由的油品市场的原罪。
社论最后说,为了彻底解决这种种不合理的问题,有两条路可走:其一就是,真正用心而尽力地开放油品市场,让更多竞争者可得其门而入,彻底打破双占乃至寡占的不合理局面;但这条路既漫长又崎岖,恐非习于管制的官员能力所及。剩余来只有一条路,重订油价计算公式,设法找到台塑而非中油的工本结构,依之订定合理利润下的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