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台北7月13日电(记者 齐湘辉、何自力)“一例一休”政策结束了长达半年的宣导、辅导期,7月开始正式进入检查期。这项政策自实施以来,备受岛内各界争议,要求“修法”甚至取消的声音不绝于耳。业内人士担忧,如果台当局依然一意孤行,恐将严重影响台湾社会经济发展。
去年5月20日民进党上台后,提出修改“劳基法”,将“周休二日”定义为“一例一休”(每周休息二天,其中一天为例假日不可加班,另一天可以加班,但需付加班费),同时取消七天“法定假日”。去年12月,民进党占多数席位的台湾立法机构在一片抗议声中强行通过相关修改案,决定2017年全面实施“一例一休”。
台当局劳动主管部门对“一例一休”的劳动检查自7月1日逐渐展开。虽然台当局声称检查期仍以辅导为主,纠举罚款为最后手段,但企业雇主普遍认为“一例一休”难以推行,甚至有县市长公开拒绝配合当局劳动检查,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窘境。
日前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指出,“一例一休”实施以来对企业的营运已经产生明显影响,从制造业到服务业无一幸免。九成以上企业反映新规增加了劳动成本,八成左右认为对“工作人力调度”造成困扰。
有人力银行调查发现,“一例一休”增加了南部企业人力成本6.6%,高于台湾平均值。因此,虽然台当局宣布“一例一休”7月进入检查期,仅台北市等6县市表示配合,其余县市纷纷要求延长辅导期,暂缓检查。
台湾竞争力论坛学会执行长谢明辉13日举行记者会表示,台当局强推“一例一休”造成劳工、资方与民众三方皆输,企业营运受到冲击,劳工也未因此受惠。他呼吁当局加速“修法”,尽快让“一例一休”争议划上句号。
台湾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系教授纪俊臣对记者表示,推行“一例一休”后,劳方的人力收益在资方回避法规后看不到实质的收益增加,民众倒是在人力成本增加后将饱尝民生物品普涨的苦果,甚至将有可能出现企业出走或倒闭,导致失业状况增加。再加上社会对当局产生的不信任感,“一例一休”造成的社会成本可谓无以复加。
“一例一休”实施以来不仅冲击小吃业、客运业,继诊所挂号费涨价后,甚至令医院门诊量减少。台湾医院协会理事长杨汉湶指出,假日出勤除医生外,现存医院护理师、药师等人力不足,排班已经造成困难,除假日减少门诊,甚至也会影响平日门诊量。
“‘一例一休’造成雇主、劳工、顾客和政府四方面都受到伤害或陷入困境。”台湾竞争力论坛学会理事长庞建国对记者说,“一例一休”对工时规定过于僵硬,不仅让雇主面临人手调度困难和人事成本增加,劳工也不能多赚加班费,徒增劳资之间矛盾。由于人手调度困难和人事成本增加,雇主用减少开业时间和加价来应对,结果顾客获得服务的时间减少、品质变差、价格上升,反而造成消费意愿下降,服务业生意变差。低迷的经济环境加上服务业生意变差,只会造成台湾经济雪上加霜。
台湾劳务管理公司总经理陈瑞珠在台湾《中国时报》上撰文指出,“一例一休”窒碍难行,劳检只是为难企业,加深民怨,甚至对企业很可能造成二次伤害。“一例一休”因“修法”不周,“法令”过于僵硬毫无弹性,让雇主在劳务管理上失去效能,造成劳资对立加深,劳动检查动辄得咎,这绝非企业经营之福,更严重影响台湾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