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台湾频道  >   时政

蔡当局首次降级郑成功祭典规格 被指“去中国化”

2017年04月24日 13:10:01  来源:海外网
字号:    

n02a00_p_01_02.jpg

  台南市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祭典,今年由“中枢”改为“地方”,地方文化界人士认为祭典位阶降级。(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n03a00_p_01_05.jpg

  台南市延平郡王祠的大型郑成功石像,是在福建厦门打造的。(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海外网4月24日电 据台湾《旺报》报道,郑成功祭典每年4月29日在台南市延平郡王祠举行,往年都由台当局派“内政部长”主祭。而台南市政府文化局长叶泽山表示,已接到台台“内政部”通知,今年改由台南市长赖清德主持祭典。这一决定打破长达54年的“中枢主祭”惯例,地方文化界人士认为祭典位阶降级。

  台湾少数民族称遭迫害 祭典内容缩水

  据报道,从1946年起,每年由台“官方”在台南市延平郡王祠举办郑成功祭典,当时是由台南市政府主办。1962年台湾省议会提议由“中枢”派要员主持祭典,以示隆重。1963年,台“行政院会”决议,由台当局派员主祭,50多年来都是由“内政部长”主祭。

  今年是郑成功开台356周年,循例将于4月29日上午9时在延平郡王祠举办“郑成功中枢祭典”,但台“内政部长”叶俊荣已决定不主持祭典,改由台南市长赖清德主祭,因此不再是“中枢祭典”。

  此前,去年8月,蔡英文曾以台湾地区领导人身份对台湾少数民族道歉时称“荷兰及郑成功政权对平埔族群屠杀和经济剥削”,台湾各地少数民族团体也称台当局“应该正视郑成功迫害台少数民族的历史”,并有台少数民族“立委”在台“立法院”质询要求叶俊荣不要再祭拜郑成功。

  台南市政府从2000年起每年配合郑成功祭典举办郑成功文化节活动,过去每年的郑成功文化节活动都相当盛大,甚至邀请与郑成功历史背景有关的地方派人参与,如郑成功出生地的日本平户市、故乡福建泉州南安及金门,还曾打造一艘复古台湾船“成功号”出海航行,象征郑成功精神。

  今年台南市政府虽也配合郑成功祭典举办文化节,但内容明显没有往年那么丰富,从4月29日到30日,只在延平郡王祠、郑成功文化物馆、赤崁楼等地,举办相关活动。

  办郑成功祭典 台民间热情不减

  相对于台官方今年对郑成功祭典及郑成功文化节明显降温,台民间对郑成功的信仰及相关纪念活动热情不减。台南市郑成功祖庙举办铁马护驾全台绕境祈安赐福活动,在台南大街小巷有“台南迓成功”的嘉年华踩街游行,台南市街道也竖起牌楼、张灯结彩欢迎各地奉祀郑成功庙宇回祖庙进香。

  位于台南市忠义路的郑成功祖庙是各地奉祀郑成功的“娘家”,每年配合4月29日郑成功祭典,都有来自海峡两岸、东南亚、美国等各地祭拜郑成功的庙宇神轿回祖庙祭祖。今年,为庆祝郑成功开台356周年,郑成功祖庙特地募资到福建厦门,按照古法打造一艘完全靠风帆动力的木船,已提前从厦门启航到台南安平港,体验先民冒险渡海赴台的艰辛。这艘木船25日会到安平港,上岸后,将停放在郑成功祖庙前。28日各地神轿会到祖庙会香,神像入庙安座、宴王。

  4月29日,在延平郡王祠祭典后,各地郑成功庙宇神轿一起在台南市大街小巷踩街游行。30日上午,将在郑成功庙举办“迈向成功之路”青年文创论坛。

  台学者:台当局“妖魔化”郑成功

  针对今年4月29日举行的郑成功祭典,蔡当局将取消长达54年的“中枢主祭”惯例,“中国统一联盟”主席、历史学者戚嘉林博士23日表示,此乃绿营出自“大战略”的作法,意在切断两岸的历史认同、共同记忆,通过把原本正面形象的郑成功“妖魔化”,先从细腻的部分开始,像切香肠一样步步进逼。

  戚嘉林强调,台“内政部”官员不应采取扭曲历史、概括承受的方式,尤其“不能用某一族群来否定另一族群的历史,配合当下的政治生态”,不应该只为一时的政治利益,不惜撕裂台湾各族群的和谐、造成道德混淆。

  戚嘉林表示,1661年郑成功率军登陆台湾时,并未如现今“绿委”所言,“平埔族人口耳相传,郑成功大军烧杀掳掠,为杀害台少数民族祖先的凶手”,而是与台少数民族宣示友好,“再三下令军民屯垦,不许混圈土民及百姓现耕田地”,郑成功并厚宴各社长老,赠予袍帽靴带,所以“南北路土社闻风归附者接踵而至”。

  戚嘉林认为,以往郑成功祭典由“中枢”主祭,乃是基于推崇普世的“忠义”、“气节”价值,而且郑成功集闽南文化、中原文化于一身,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气息,纪念郑成功即是“彰显闽南文化”,况且多元与平行式的肯定并不相悖。戚嘉林指出,汉人、台少数民族已通婚300年,何苦为“去中”而否定汉人祖先的历史,刻意挑起族群仇恨?

  戚嘉林还提到,绿营深究当年族群间恩怨的同时,为何不批判日据时期“理蕃政策”下,日本人用“国家机器”对台湾少数民族展开的八年屠杀?其史观出于政治意图的“选择性”由此可见一斑。(海外网 姜舒译)

[责任编辑:齐昕]

最热新闻
评台观海
台湾一周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