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统府”发言人黄重谚(图片来源:“中时电子报”)
台“总统府”新年春联生造词语“自自冉冉”在岛内掀起风波,而其后又被发现在脸谱上用“战战兢兢”来“赞美”台军,有岛内网友讽刺说,蔡英文不仅仅是“菜英文”,还要得名“菜中文”了。对此,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石之瑜4日在“中时电子报”撰文表示,当文字、符号、记忆、规则都只有当下的意义,以前的全不算数,以后的都重新来,这样手段所建立的“国家认同”,也只能持续瞬间。
文章称,“总统府”为了增添春联的本土感,而对“自冉”此一非词汇的误植,反映的不只是台湾文学问题,而是台湾的整体文化问题。“总统府”恣意编弄诗人赖和的文字,即使受到检讨却表现得满不在乎,其心态就像中学生恣意编弄纳粹符号一样,是想藉着编弄过程中的乍现一下,满足对主体性的渴望。
蔡英文当局如此为了当下的目的与快感,就无所顾忌,是台湾政治文化反制、反智与反治的体现。
石之瑜表示,在台湾,几乎每一个决策,从几百亿的生技投资要给谁,到几百万劳工放假怎么放,再到几百篇造假论文及作者们怎么处置,其间的决策规则,几乎都必须由零开始协商。也就是,从来没有哪一条规则,是真正被当成规则的。
在一个规则形成到适用的过程中,永远会出现(自以为的)“有力人士”,根据当时的状况、相关人物的关系、政治的信念、利益交换的机会、派系的均衡折冲,开始替规则订新的但书,而且在每一个环节都搅弄不疲。
所以,台湾的公共治理体制中,聪明人不会拘泥于惯例,也不相信惯例,更记不得惯例。愈是政坛老手,愈是知道事情不到最后走完,永远还有机会。这就构成了一个绝对“反制度”的文化习性。
为了改变规则或虚构规则,最容易的手段就是透过人格谋杀、政治正确、造谣等方式煽动舆情,因此就构成了“反智”的文化习性。
所以,公共政治的内容沦为临时的分赃、斗争、动员而已,面对选民充其量成为一种仪式,本质上只能是一种“反治理”。
他又指,反制、反智与反治使得没有哪一件事,可以事先预期其发展,上焉者抱着抽签的心态等结局,下焉者无孔不入地找管道影响结果。既然不能预期,就不能进行长远的规画或投资,即使规画,聪明人都会知道规画可以改变。整个治理体制陷入一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焦虑之中。每一件事都得回到起跑线,都不能落后,都必须锱铢必较。
但是,到底为了什么长远的目标而争抢,付之阙如。一窝蜂的争取,一窝蜂的政治正确,都是昙花一现。
文章最后指,“总统府”可能没有想到,自己随随便便地欢乐剪贴人家说是赖和的一个词汇,跟中学生随随便便地欢乐展示纳粹的符号说是表达反专制,在认识论上是一致的。拥护党中央的官员、学者把中学生对纳粹的无所谓,归咎于国民党遗毒,他们绝不会把“总统府”操弄看似本土的符号这种无厘头,也归咎给蒋介石。因为在台湾,每一件事都是另一次斗争,都需要换规则。
如此不断摧毁规则可能性的政治文化,最后就是累积千万条且不断新增、相互矛盾的规则,恶徒无所不能,善者无所能。
[责任编辑: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