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教育部长”潘文忠近日出席“新移民子女教育年度成果分享会”时表示,2018年起,台湾12年“国教”新课纲将把东南亚国家语言纳为小学必选语言课之一。称不论新住民子女还是本地学生,都能接触到多元语言学习机会,对台湾与“新南向”的东盟国家接轨有更多利基。对于蔡英文上台后力推的“新南向政策”,民进党当局又想出文化“新南向”策略拟助一臂之力。在12日民进党举办的“新力量发声”东南亚语亲子歌唱比赛总决赛上,民进党副秘书长徐佳青也表示,希望通过音乐交流,“让我们的下一代有机会学习更多不同的母语”。
针对东南亚语言列入台小学必修课一事,台“教育部长”潘文忠表示,2018学年课纲此决定后,岛内新住民及本地学生会有更多语言学习机会,通过语言、文化相互了解,也增加了台湾未来与“新南向”东盟国家互动机会。且随着新住民来台及其子女出生,可以将东南亚国家文化、语言带进台湾,让台湾更加多元、美丽及国际化,也因有这层亲近关系,“为蔡英文‘总统’提出的‘新南向政策’,提供与东盟国家更多联系与沟通的机会”。同时,潘文忠还表示,台湾高教也要朝此方向发展,2017学年大学也开设了许多东南亚语言课程,未来还将开设与东南亚国家有关课程,且不限于语言、文化等。
另据台湾“中央社”12日报道,自今年9月起,民进党在岛内各地举办“新力量发声”东南亚语亲子歌唱比赛,在12日举行的活动总决赛上,民进党副秘书长徐佳青称,从9月到12月,各县市举办212组比赛,有24组脱颖而出,13组来自越南,9组来自印尼,1组来自泰国,1组来自菲律宾。她表示,“不管你是从哪个国家来到台湾,台湾这个大家庭都欢迎你”,台湾人民也非常期待学习了解更多不同的文化,希望通过歌曲比赛、音乐交流,“让我们的下一代有机会学习更多不同的母语”。
对此,蔡英文在出席歌唱比赛时表示,“每位新住民都是台湾的一份子,每一位新台湾之子也都是台湾未来的希望,这些孩子了解台湾,也了解东南亚,台湾要让他们都能够发挥优势,有最好发展。新住民孩子们从小就讲妈妈的话、唱母语歌,不但能传承上一代文化,也更能认同双重血缘的身分,这就是台湾未来走向国际、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
从小学教材改革到“新力量发声”歌唱比赛,蔡英文当局推行的“新南向”政策正在变相扎根,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部分“立委”担忧岛内师资、教材淮备不及,“立委”林丽蝉就质疑,2018年课纲就要上路了“但两千名师资、七国语言教材淮备好了吗?希望‘政府’的‘新南向政策’配套得尽快跟上实际状况。”
而针对蔡英文当局积极推动的“新南向政策”鼓励年轻人学习东南亚语言,台湾学生并不买账。日前,金车文教基金会一项调查显示,仅有2.4%的台湾学生,认为需加强东南亚语。
该问卷问及“你认为国人最需加强的语言能力是?”,其中,67.3%的学生选择英语,日韩语为13.6%,中文10.3%,欧洲语5.7%,东南亚语仅2.4%。
同时,问卷调查也问到,台青少年眼中对台“友善国家”或是在经贸发展等议题的重要国家中,选择东南亚国家的比例都敬陪末座。
对此,环球网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相平,刘相平表示,蔡英文上台后力推“新南向政策”,但技术层面无优势,经贸领域也举步维艰,但蔡向岛内民众的承诺必须要有所动作,因此从教育入手,将东南亚语言列入台小学必修课,算是蔡英文向民众做了一个交代,也有“临时抱佛脚”之嫌。
刘相平表示,让语言为政治服务,是民进党当局此次文化“新南向”策略的初衷之一,但作用并不明显,也不会对蔡英文力推的“新南向政策”有多大帮助,只是为台当局在东南亚地区所望达成的经济目的和政治目的规避风险而已。
针对蔡英文“新南向”政策被指系为降低对大陆依赖,刘相平强调,两岸合作交流的基础是“九二共识”,两岸之间的经贸往来不需要“语言成本”。台当局“舍近求远”“舍便利求复杂”的政治目的和用心是行不通的 ,也只会事倍功半。
据台湾《旺报》此前报道,蔡英文力推“新南向”政策,宣布之后即遭多方批评,被认为设立“新南向政策办公室”是“黑机关”。且随着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成功入主白宫并扬言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蔡英文将台湾经贸布局重心全押在TPP及“新南向”政策的布局恐随特朗普上台面临全线崩盘窘境。特朗普选前已预告“美国优先”,奥巴马的亚洲再平衡政策也受到挑战。不少学者专家表示,一旦美国在亚太区域平衡的角色退缩,大陆领导地位可能提升,台湾力推的“新南向”政策,将面临更多挑战。
[责任编辑: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