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台湾频道  >   时政

台湾几届当局都推“南向” 台媒:东南亚市场也满了

2016年08月04日 08:49:46  来源:环球时报综合
字号:    

  蔡英文从“5·20”演讲开始,就一直鼓吹所谓“新南向政策”,认为借着“拓展东南亚与印度的经贸关系、可以取代大陆市场,以免台湾出口过于依赖大陆单一市场而产生不可预测危机”。

  事实上,为摆脱对大陆的依赖,早在李登辉和陈水扁时期,台湾就曾实行过“南向政策”。1993年,李登辉派时任“经济部长”江丙坤赴南洋考察,提出以东盟国家为主的南向政策,以国民党党营企业为先锋,进军东南亚。李的南进政策最开始也颇有成效,然而,随着大陆的开放,台商更倾向在没有语言障碍且市场巨大、基础设施更为完善的大陆投资。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台商不得不撤资,而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后,台商对东盟投资从1997年的49.7亿美元,直线下降到12.6亿美元,至此,李的南向政策宣告失败。

  陈水扁上台后试图重启南向政策,2002年吕秀莲到印尼拜访商界人士,2006年5月陈水扁过境印尼,与当地仅存的十余家台商会面,并没有取得实质效果。

  这两年台湾经济不景气,是新当局急推“新南向”的原因之一。另外,正如《联合报》所说,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都不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台湾区域整合的算盘有一半将落空;而中国大陆主导的RCEP(有东盟参加的16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对台湾来说更是严峻挑战。于是,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张景森近期力主对东南亚国家“免签”,以促进观光,推动“新南向政策”。但此举立刻招来岛内舆论一片反对声。《联合晚报》2日称,蔡政府“为了新南向政策急就章”,任意抛出一个不负责任的政策,“还要很谦卑地弯下腰,拜托泰国及文莱同意我免签待遇”,“第一步就乱了调”。在《中国时报》进行的实时网络调查中,86%的民众表示“非常不支持”对东南亚国家“免签”。

  《中国时报》发表社论指出,在新当局风风火火推“新南向政策”时,天外飞来一件台塑越南钢厂污染天价赔偿事件,接着台湾投资印度的钢铁厂也出了类似问题,而菲律宾提出的所谓南海仲裁案否定太平岛的岛屿地位更如雪上加霜。社论称,蔡的“新南向政策”连这种大是大非问题都没有谈好,显示“新南向政策”比新当局的想象与预期更难、风险更高。该报提醒说,不少东盟国家贪渎文化严重,新当局应提醒台商注意政治风险。

  据台湾《工商时报》3日报道,台湾亚泥董事长徐旭东当天面对媒体谈到“新南向政策”时直言,要南向也不是那么容易,“东南亚国家也不是以前那样呆呆的,市场也满了”。《联合报》3日指出,当局虽强调新南向是为了“降低对大陆市场的依赖”,却很难掩饰其强烈的政治目的。从“新南向”的内容看,它似较过去李登辉、陈水扁的南向政策更跨出一步;但从其思维看,仍不脱以往联合东盟、印度等国“对抗大陆”的老路。它忽视大陆在东亚产业分工中所扮演关键性的角色,更轻忽长期以来台湾与东盟间的政治不对等性。而且,人民也有权知道,“新南向”的政策目的是什么?准备使用多少资源?

[责任编辑:卢佳静]

最热新闻
评台观海
台湾一周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