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2月17日讯 (记者 于斯文)2月6日凌晨,台湾南部地区发生6.7级地震,给当地民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起震央在高雄美浓,刚刚跨越成灾门槛的单一性灾害,为何会造成116人罹难、几十栋房舍倒塌、千户家园损毁的严重损失?综合台湾媒体意见,老旧民居抗震标准低、防灾教育空白、防灾救灾体系缺失三起人祸是这次地震造成巨大灾害的主因。
民居安全品质堪忧 政治力量干预防灾资讯公开
据台媒报道,2月9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痛斥台湾南部地震造成伤亡的主因是人祸而非天灾。他表示,地震带来的灾害不是无法预防,“房子盖好一点,桥梁坚固一点就能避免”。本次地震绝大部分死难者为台南维冠金龙大楼住户,该大楼内部早就问题重重,曾不断有住户反映,这是一栋严重偷工减料、设计错误的大楼。在地震频发的台湾,这样的问题建筑绝不止维冠一栋。
防灾是减缓灾损的关键工作,没有秘笈,只能靠平常打下坚实防灾基础,累积抗灾能力。通过这次震灾,不难看出台湾老旧建筑普遍存在抗震标准低的问题,民居的安全品质亟待补强。
台湾《中国时报》质问,为什么都市更新不能有效推动,让老旧住宅得以更新,居住安全获得确保?土壤液化资讯为何不透明,让居民失去补强地质的契机?类似维冠大楼这类不安全建筑是如何通过建管关卡的?“灾害防救法”已不符客观的防救灾需求,须“修法”强化台当局灾害应变中心的组织与权责,各县市应制定地方自治“都更”条例推动老旧建筑“都更”;“行政院”应大刀阔斧根除“一案公司”的乱象,酿成公共灾难的建筑物,其核发建照过程应追究到底。
《联合报》指出,震灾触及土壤液化问题,引领民众关注自宅是否坐落在土壤液化区,进而舆论充斥关于土壤液化的讨论。这样的关切实属自然,但追溯源头,问题出在防灾资讯的透明化不足。当局对土壤液化的基础调查做得不少,却迟迟不公布,原因竟是各方政治力量干预要求“不要影响房价”。土壤液化资讯之外,应依“地质法”公布的敏感地质区块,也如盲断层般不能曝光,难道要等灾难发生,民众才能后知后觉吗?
防灾教育空白 忽略自救过度依赖外援
《中国时报》指出,在天灾中存活下来,7分靠自救,“自救、互救、公救”应为7:2:1的黄金比例。但从本次震灾的救援来看,局面几乎倒转,7分依赖外援。尽管防灾意识是入住新居的第一刻即应观察了解安全区位、逃生动线,之后反覆演练紧急状况疏散,但入住的欢欣掩盖居住必须要有的防灾警醒,谁又会去做这触霉头的事?
全球防灾界都知道,“恐慌”将带来不可预测的变数,这个变数甚至比灾害本身具有更大杀伤力。降低恐慌因子,关键在于防灾教育。民众临危不乱,就能产生小单位的互助求生组合,提高第一时间的存活力。从台南灾难现场画面观察,显然民众太过仰赖外援,第一时间自救不足。
民众缺乏自救能力,原因是缺乏防灾教育。不客气的说,九二一大震之前台湾民众防灾教育几乎是空白,其后虽然订定“灾害防救法”,但在民众防灾意识欠缺的情况下,本就思虑不周的“灾害防救法”,根本无法发挥补强防灾基础的作用。加上主管部门——“内政部消防署”只知“打火”,缺乏全方位防救灾素养,要担纲提升全民防灾意识,是强它所难。
防灾救灾体系缺失 现场指挥受杂音干扰
据台媒报道,台湾应对灾害的救难设计,源头是九二一地震重创后制定的“灾害防救法”,其中明订灾防的执行单位是“内政部消防署”调整体制后的“灾害防救署”。遗憾的是,因应复合式灾难的前瞻立法设计,却因为“立委”乡愿的认为“灾害防救署”名称太长,而维持原有“消防署”之名号。维持机关原衔的后果,则是灾防的怠惰,无法提升对灾难意外的因应。
《联合报》评论,本次震灾中出现无谓的资源耗损,包括物资过度涌至、多支救难队伍无缘上阵即遭“请回”等情况,都显现防救灾指挥、后勤系统的紊乱。尤其是负责防灾体系建置的台当局防救灾执行单位缺席,让整体防救灾调度处于有勇无谋的局面。防救灾之根本无非“预测、预警、预防”,遗憾的是,“灾防法”空有前瞻思维,但执行单位却固守“打火救灾”的老店面,一味着力于固守地盘、设备更新,对“防灾”的前端努力几乎呈现无感。
《中国时报》则指出,福岛核灾后,全球防救灾的最大改革行动是指挥权下放,抢救行动交由第一线指挥官负责,譬如灌海水浸入核反应器灭火,虽可能造成数以百亿元计的损失,却须授权第一线指挥官抢在黄金时间做决定。层层上报做决策,只会加剧灾害规模。此次震灾的规模不如福岛,但决策程序却具体而微。现场指挥官必须“孤峰顶上、红尘浪里”地抵挡杂音,负责任的做出决定。观察台南救灾,现场指挥官受到杂音的压力,远超出合理的承担。
《联合报》提醒,今年以来,早春旱季变雨季、寒潮侵袭、台南震灾……,迄今似乎只是灾难序幕,切勿掉以轻心!
[责任编辑: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