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大选”选情近期有着戏剧性的发展。
在蓝营部分,洪秀柱出关之后主打“蓝绿对决”的激化策略,在宋楚瑜处理危机的消极态度下,两者之间的民调支持度似有异位的状况;由于蓝营支持者不表态率上升,使得传统蓝营的政治板块日益萎缩,冲击“立委”选情。
对于绿营而言,除了维持蔡英文的民调持续领先,更希望透过全台辅选行程与各项政策白皮书,争取选票最大化的效益。其目标除了拉大个人与对手的差距,更希望在“立委”投票时产生选票外溢效应。
在这些选情的诡谲发展与变化过程中,存有以下几个观察的指标:
首先,“总统”大选的投票率可能创新低。对于一般选民而言,都希望自己的选票会产生实质效果,也就是说,选民对支持的候选人当选期望值,与投票率呈现正比关系。以“大选”历届投票率来看,由于属于最高层级的选举,再加上多属政党之间的高张力对决(2000年除外),在政治动员下投票率在七成五至八成之间,呈现高投票率现象。从近期民调观察,如果蔡英文领先的幅度稳定超过洪秀柱与宋楚瑜阵营的总和,将降低蓝营选民投票的意愿;因为选票将无助于选情的翻转,更不可能转而投给民进党,这个现象可从民调当中近两成的“不表态”得到解释。低投票率除了影响民主的正当性外,更直接冲击“立委”的选情,特别是政党票与不分区席次的部分尤为明显。这是否意味“立法院”政治生态将出现变化,从而导致“国会”产生政党轮替的后果,有待深入的追踪评估。
其次,操作蓝绿对决策略属于短多长空的策略。由于洪秀柱阵营主打蓝绿对决以期获得泛蓝正统地位,民调止跌回升,从而出现“摆脱小三,暂居老二”的局面。问题在于,洪民调的回升是宋阵营策略错误下的盘整效应,还是泛绿选民进行干扰的策略表态仍需观察。但必须注意的是,“九合一”大选的结果显示蓝绿板块已出现结构性的变化,这也意味传统的经济选民与深蓝铁票已经不再是国民党的票房保证,中间选民的内涵已融入公民社会运动、青年选票与第三势力等新的元素。在泛蓝选民区块正在解构重组之际,洪秀柱采取“激化对立、蓝绿对决”的策略,短期虽可迎回基本盘甚至边缘化宋楚瑜,但长期而言将不利选票的拓展。
再者,泛蓝内部整合难度高,运作弃保空间小。由于宋楚瑜与国民党宿怨未解,参选又以批判马执政作为主轴,再加上近期强势挖角拔桩,这些争议已受到泛蓝基层的反弹,导致宋支持度开始下滑。虽然仍有泛蓝高层或选民对于泛蓝整合存有期待,但是在马宋心结难解下,洪又拒绝对比式民调,两阵营的整合目前已形同破局。此外,民调显示洪宋支持者之间的排他性甚强,在零和式的敌视心态下,选票转移或运作的可能性相对下降,除非两人的声势与民调明显拉开,不然运作弃保的空间并不大。
最后,副手人选的提出存有不同的意义。对于蔡英文而言,由于声势领先,所以无须透过副手来替自己选情加分,至多只要考虑形象互补或是党内权力平衡等因素,问题并不复杂。然而对于洪秀柱与宋楚瑜而言,都迫切需要具有亮点的人选拉抬选情,因此省籍、性别、职业、形象与社会地位都是细腻考虑的因素,但在选情紧绷且落后的状况下,寻觅副手的难度较高。(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民进党前“中国事务部”副主任张宇韶)
[ 责任编辑:李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