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柯文哲上任三个礼拜,仍然成为舆论焦点。柯没有政党包袱,上任三日内,下令拆除台北车站前闲置阻塞交通的公交车专用道,市民赞赏。至于世界大学运动会花费26亿元(新台币,下同)建设的营运设施,用完即拆,柯下令重新计议,撙节开销,类似企业绩效做法,令市政耳目一新。选举时的“柯文哲现象”衍生为选后的“柯文哲效应”——“柯P新政”。
然而,自己承认有亚斯伯格症的柯,也有快人快语、情绪失控之时。社会局举办公益活动,柯临时受邀上台跳舞,当众怒骂社会局长。又比如社子岛开发计划,柯放话“政府”与其出资300亿,不如一万名居民每人发放300万算了,经议员、居民陈情抗议,柯又政策转弯。
柯文哲性急,求好心切,每天早上7点半开会,外科急诊室医生的性格表露无遗,但市政推动毕竟不同于急诊室,有些事急不得。柯文哲脑筋动得快,脱口而出,“纶言如汗”,往往又收回成命,令旁观者有时捏一把冷汗,唯恐柯如“未爆弹”不知何时会闯下无法收拾的大祸。
柯文哲最近也与财团远雄、富邦、日胜生等杠上,市民都一面倒支持。毕竟柯打破国民党长期垄断台北市政局面,正是市民期待打破“政商共犯结构”。传言多时的富邦并购台北银行案、美河市案、巨蛋案,一再传出“图利财团”流言,柯已下令成立廉政委员会,逐一解密调查。到底“黑盒子”真相如何,市民引颈企盼,期待再造暮气深重的官场文化。
正因为期待“百日新政”,期许一股“创造性破坏”,民意才会容忍柯文哲的“凸槌”与暴冲。即使如此,“百日新政”蜜月期总会过去,新鲜感总会退烧。最近台湾“闻人”——“九把刀”、“阿基师”、陈为廷都因私德问题为舆论所不容,说垮就垮,殷鉴不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柯文哲所承载的民意,不只是市政推动的绩效,还涉及“无党籍人士”、“第三组势力”在未来“立委”、“总统”选举是否有空间的问题。如果柯在一年内能干出一番作为,就可打破“蓝绿对决”、“政党恶斗”魔咒;反之,“柯文哲效应”一退潮,“海水退潮时,就知道谁有没有穿裤子游泳”。
目前三分之一的人支持柯文哲,三分之一心存看好戏,三分之一是骑墙派,“西瓜偎大边”跟着形势走。柯文哲务必临深履薄,谨言慎行,尽己能力去做,切勿令市民失望。正如《三国演义》的典故,如果事后赵子龙得知刘阿斗投降曹魏,赵会不会后悔万军之中曾只身抢救阿斗?柯文哲所承载的85万票民意,不正如此?
[ 责任编辑:黄露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