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台当局在华盛顿搞升旗小动作踩了两岸关系“红线”。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台湾《旺报》15日文章,原题《马英九下一步将疏离大陆?》,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周忠菲,全文摘编如下:
去年底台湾经历“九合一”选举后,两岸关系的发展态势成为国际社会与岛内政治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对“九合一”选举本身以及选后台湾政局的发展,大陆保持刻意的冷静,每当媒体问及,一概用“关注到”等雷打不动的用语。西方着名的“制华派”、知华派、媒体等相继发出一些不着痛痒的评论后,见大陆发声少,遂将炒作的准备偃旗息鼓。于是,玻璃门转到了执政的马英九一边。
问题是,现在国民党几乎溃不成军,蓝营内部又众口难调。这种情况下,究竟要上什么戏,端什么菜,才能够既反击咄咄逼人的民进党,又可让自己走出跛足困境?也许,这是2015年1月1日当天,台湾一改多年沉寂,在美国华盛顿橡树园举行“升旗仪式”的主要背景。
至于事后美方所发表的“不知情”声明,大陆以政协外事委员会出面的方式,提醒台湾当局“不要踩红线”的表态,应该说都没有超出国民党的意料之外。笔者认为,华盛顿橡树园升旗别有含义,分别在“对外”和“对内”方面,释放出如下政治信号:
其一,再次强调“中华民国在台湾”。对于还剩一年多执政时限的马英九及其国民党团队,借“升旗”一方面可测试美国的接受度,另一方面也显示马团队在战略上,将继续紧跟美日。从时间节点看,也有借美台就“台湾自行研制潜艇问题”你来我往之际,希望美国提升对台军售。
其二,国民党在两岸关系方面退缩。2011年马英九在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演讲,提出台湾安全与防卫的“3道防线”,第一道是两岸关系制度化,第二道则是增加台湾的国际贡献,第三道是军事与“对外关系”。
此后,两岸关系的发展成为马英九的最大政绩,一直到“太阳花学运“之后发生逆转。现在,马英九的思路改变了,军事与“对外关系”反被提升为台湾的第一道防线。
至于两岸关系的制度化,过去马英九对此曾评论,“制度化到一个程度后,若是片面改变制度,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看来,虽然国民党不排除未来仍可打两岸关系这张牌,但至少现阶段是“拉开距离”,从原有两岸关系的立场上进行退缩。
其三,为谋求蓝绿共治,进行政治妥协。1月5日当天,曾因贪污、洗钱罪被判20年徒刑的台湾前领导人陈水扁,获准“保外就医”。“释放陈水扁”成为了马当局运用行政权力,追求两党趋同的示好。
总之,马英九第一任期时曾强调“两岸不是国与国的关系”。现在借“华盛顿升旗”,显示与大陆在主权问题上“冲撞”,一是释放国民党要与大陆达成妥协“非常困难”的信号,二是显示他在思考,是否要效法陈水扁第二任期时跛足后的经验。
马英九这一思考,在政治上有继承李登辉“两国论”成分,也有进一步借助美日力量抗衡大陆的考虑。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看,显然是一种挑战,是对国共两党建立互信关系所有努力的“开倒车”。笔者认为,这样只有在政治上继续追随民进党的作用,民进党方面也会“得寸进尺”,目前出现的为扁“翻案”的呼声就是一例。
[ 责任编辑:黄露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