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台湾频道  >   时政  >   正文

台湾媒体正在“绿化” 失舆论阵地马陷执政困境

2015年01月09日 08:45 来源:海峡导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马当局在绿营的压力下,否决对当局友善的旺中集团的中嘉并购案,这种自断手脚的做法,让马当局想找个帮自己说话的媒体都没有

  台湾媒体上涌现反国民党、反马英九浪潮,亲绿媒体、名嘴越来越强势,亲蓝媒体、名嘴越来越底气不足。事实上,岛内媒体的“绿化”只是表面现象,现在执政的若是民进党,也可能引来媒体一片骂声。

  自打党政军退出媒体后,台湾当局便无法有效地影响媒体。失去了舆论阵地,很多好的政策因为媒体恶意炒作,推行起来阻力重重,政策无法贯彻,执政陷入困局,没了政绩,媒体上又是一片骂声。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台湾丧失了很多发展机会。

  资深媒体人:台湾媒体“绿化”只是表面现象

  帮柯文哲打赢台北市长选战后,名嘴姚立明目前在台湾电视圈变得炙手可热。出身蓝军的他,近两年因强力“打马”,加之“九合一”选战中又出任柯阵营的军师,其政治立场的“绿化”引发外界关注。同姚立明类似,《苹果日报》、年代电视等原本中立或偏蓝的媒体,也有绿化倾向。

  对此,资深媒体人、台湾艺术电视台执行长林天琼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媒体或媒体人“绿化”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还是因马“政府”没把工作做好,导致媒体上骂声一片,如果今天在台上的是民进党,做不好照样会引来媒体“围剿”,“出现‘批马’状况,其实是民众把对现状的不满宣泄到了媒体上”。

  年代老板练台生现在拥有年代新闻、壹电视新闻等6个频道,又代理三立新闻、民视新闻等10多个频道,在一些人看来,也形成了垄断。不过台湾社会尤其是亲绿团体并没起来“反年代”,反而是亲蓝的旺中集团试图收购壹传媒时,台湾兴起了一波“反旺中”浪潮。林天琼认为,练台生的立场跟蓝绿无关,而是其“以批评监督‘政府’”的主张获得观众的认同。

  林天琼表示,像以前TVBS电视台等偏蓝媒体也曾要求要说肯定马英九的话,但没人爱看这个,反而引起观众的反感。“现如今,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不想要看歌功颂德的事,反而批判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所以关键还是执政党没做好,让人家觉得帮你讲话都会心虚。”

  新党青年军:否决中嘉并购案马团队自断手脚

  目前,台湾媒体总体看起来有点“绿”,那么民进党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林天琼表示,在党政军退出媒体后,政府部门、各大政党再无有效办法影响媒体了,除了可以花钱投放一些广告,例如宣导施政政绩如何好,但这种方式很容易被观众识破手脚。现在的台湾媒体中,除了“中央社”是由台当局主导外,其它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商业化了,而“中央社”的影响力也不大。如果说电视、报纸还有“NCC”(“台湾通讯委员会”)管,台当局多少还有点插手机会,那网络就更没人管了。

  不过,在部分深蓝人士眼中,马“政府”之所以在媒体上被动挨打,一部分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新党一位青年军日前在网上发文指出,对台当局友善的旺中集团,几年前曾向“NCC”申请并购有线电视系统业者——中嘉网络,但“NCC”最终却在绿营的压力下,否决了这项并购案,“这种自断手脚的做法,让马‘政府’想找个帮自己说话的媒体都没有!”

  而在经营网络媒体上,国民党所花费的心思也远不如民进党。蔡英文“回锅”出任民进党主席后,立刻延聘网络老将、有16年网络助选经验的林阁雍担任网络部主任。在去年“九合一”选举中,外界领略到绿营网军的威力,从话题的抛出、新闻的炒作到对蓝营网民的“围剿”,手法十分老到,有人甚至认为是“乡民”(网民)将柯文哲送上台北市长宝座。

  马民间友人:有时想回到媒体有一定管控的年代

  台湾社会崇尚新闻自由,拒绝“政府”介入媒体的一切行为,但“政府”若缺少宣传渠道,没有舆论阵地,政策的推行会难上加难,马英九陷入困境也就不足为奇了。林天琼认为,像这次台湾高铁财政改革方案,由于相关政令得不到媒体宣传,民众以及“立委”也不支持,方案很难过关并付诸实施。

  对于媒体“绿化”,马团队也试图占领一些舆论阵地。马英九的子弟兵罗智强在卸任“总统府副秘书长”后,宣布转行当电视名嘴,为马施政辩护。不过由于节目收视率不佳,不到半年,罗智强便宣布从电视台辞职。在收视率为王的时代,这种政令宣导、没有噱头的节目注定没有市场。

  南投张先生是马英九的民间友人,2012年“大选”前夕,马曾去他家Long Stay(常住)。去年5月,导报记者赴南投采访,他曾表示,马之所以这么“惨”,媒体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对于一些政策,某些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故意歪曲炒作,马‘政府’澄清后,媒体却选择不报,导致错误资讯横行,马英九被骂死”。他感叹,有时真想回到媒体有一定管控的年代。(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 杨思萍)

互动社区
热帖| 博文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