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就职6周年,选择与青年学子面对面畅谈施政理念。马之所以锁定年轻人进行对话,一方面是回应他们对当前许多问题的焦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今天施政的成果,将为年轻人的未来争取到更多发展机会。但如果没有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坚持,年轻世代就可能在未来尝到苦果。无论是两岸政策或是全球自由贸易,都是在为台湾争取生存发展的长久生机,这也正是年轻人将来所必须面对的环境。
事实上,马英九从2008年就职至今,可说是认真无私有目共睹,无论在对外、两岸、经贸、“内政”各方面,各项施政方针都将台湾带往正确方向。
持平而言,马英九的施政评价始终是“外高内低”;他的执政成绩,也是在涉外和两岸的施为高于“内政”。换言之,马英九执政6年,经济施政是影响其民意支持度的关键因素。在剩下2年任期内,如何瞻顾全局,稳住人民对“政府”经济施政信心,是马英九亟须深思的课题。
马“政府”以改革、开放为主轴的长线政策,和人民急切期待“政府”有效改善生活痛苦的立即诉求,两者始终没有交集,因而让人民对政策无感,和马“政府”愈来愈疏离;也因而不愿支持改革政策,让马“政府”陷入四处救火的施政泥沼,甚至因而对开放政策失去信任。
未来2年马“政府”在经济施政上要让人民有感,首要之务就是改善就业不足及低薪环境。最近“政府”频频呼吁企业应为员工加薪,“政府”也应充分体认持续投资才是经济进步的原动力,因此须致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及投资环境,全面促进企业投资,既创造工作机会,引导薪资上涨,也有助加速产业升级。再配合调整基本工资及稳定房价政策,当可有效降低人民生活痛苦指数。
其次,在核四停工已成定局下,“政府”须负责任地拟定新能源政策,以大力发展洁净能源、全面推动节能及改善产业结构三管齐下,从根本上解决供电缺口及减碳问题。至于重大改革及两岸政策的后续推动,扩大人民信任基础是根本。在朝野毫无互信基础下,“政府”应充分运用将在7月召开的“经贸国是会议”,针对重大争议政策充分辩论,凝聚解决问题共识,以降低后续推动的争议和阻力。
总之,当前马英九必须做的,是一改执政团队这两年一直“被形势追着跑”的被动状态,摆脱始终在因应危机的疲困处境,认清社会的不满与需求,从而早一步在政策上提出因应或解决之道,至少创造一些让人民有感的“小确幸”。再者,马英九应可敞开心胸、分享权力、借重高明、自我调整,那么,他应有机会逆转颓势,阻止台湾社会目前横流的虚无主义及失败主义继续扩散。
[ 责任编辑:王思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