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台湾频道  >   时政  >   正文

台北议员许淑华:绿营2014选举 希望蔡英文出来选

2013年11月08日 13:38 来源:东南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瘦削高挑的身形,精致的妆容,穿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洋装,笑盈盈递上名片:“嗨,我是许淑华,请多关照!”她,就是民进党籍台北市议员许淑华,被称为“小陈敏熏”,也有人叫她“漂亮宝贝”。

  然而,女性从政的路并不好走,导报记者为了约她专访,打了好几通电话,她一直在忙碌中,直到下班时间,才抽出短短的半个小时接受专访。她讲话的语速很快,仿佛这样能让时间延长一些,多传达一点讯息。但她很认真,对每个问题的回答都很严谨,也许,这就是从政练就的纯熟、老辣。

  民意代表是民众和政府沟通的桥梁

  导报记者(以下简称“记”):看到您此前的问政,以母婴的话题居多,这是您重点关注的部分吗?

  许淑华(以下简称“许”):是的,我比较关注母婴、幼教类的话题,此外还有文创的部分,因为我本身就是艺文专业毕业的,所以也比较会去琢磨这个部分的议题,像此前松山文创园的案子,就是我开记者会曝光出去的。

  记:能不能向大陆读者介绍一下,台湾的民意代表是怎么问政的?

  许:像我们做民意代表的,和民众的接触会比较多,对民众的想法也比较了解。如果有需要,我们就会用媒体、开记者会,替他们发声,来引起大家的关注,促进政府去解决这些问题。

  记:问政的方法除了质询、召开记者会,还有其他方式吗?

  许:有时候媒体也会做成专题,比如十二年“国教”,像比较大、公众关注度高的议题,媒体就会做成专题报道。

  另外,像盖捷运这种有关市政的议题,我们也会到地方去开说明会,倾听民众的声音,然后让“政府”知道。我们等于是民众和“政府”之间一座沟通的桥梁。

  记:台北市是国民党执政的县市,作为民进党籍议员,您在问政时会有不同吗?

  许:在地方的议题上,较少涉及到“国家”认同、蓝绿纷争这类比较敏感的政治性议题,所以我们质询的,大部分还是民众看得到的,特别关心的民生议题。

  当然,民进党作为在野党,还是要站在监督的立场,去发现市政当中的问题,然后敦促执政党改正。比如重大建设的费用,执政党是不是站在替民众省钱的角度去做,是不是对民众有利,等等。

  希望蔡英文出来参选

  记:现在民进党在推“七合一”选举的县市长候选人,在台北市部分,却迟迟没有消息。您希望民进党推出的人选是谁,会比较有希望当选?

  许:目前,民进党很期待有人主动表态,但表态的人选却不符合选民认同。我个人认为,蔡前主席最有希望当选,因为她能拿到不少中间选票,而且,在市议员部分,她也可以发挥母鸡带小鸡的效果。所以,现在民进党还在持续和她沟通当中。

  记:那么表态参选的柯文哲怎么样?他一直在挑动民进党的敏感神经。

  许:柯文哲不是党团属意的人选。再说,他目前还没有加入民进党,不是民进党员,那么他说过的话,只能代表他个人,不能代表民进党的言论。如果有一天,他愿意加入民进党,那么民进党会对他说过的话概括承受。

  记:现在有声音说让阿信、林志玲来代表民进党参选,您怎么看?您认为比较合适的人选还有哪些?

  许: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代表了民众对新人的期待。大家看厌了两党恶斗,希望推一个中性的、大家喜欢的人出来,这是一种反射性效果的讯息。如果民进党征召不到最好的人选,我倒觉得,找一些企业家、学者也不错。因为市长这个位置,就是市政的管理者,也是专业CEO,只不过加了一些政治的因素在里面。

  靓丽的外形也是一大困扰

  记:您因为外形靓丽,所以容易被选民关注,但也可能会被各种传言困扰。

  许:对于所有政治人物,这可能都是一大困扰。作为市议员,我们其实也是专业的经理人,代表民意去处理议题,我们希望大家多关注我们专业的部分。但有的民众可能不这样想,大家还是对外表、私生活之类的话题比较感兴趣。而且,你选上了,也有人会说,“因为长得漂亮,就会有人投票啊”,反而忽略了我们平时的努力和我们的专业。

  记:那您怎么处理这些压力?

  许:只能以平常心看待了。

  记:可是,还是有人会找出种种话题来炒。

  许:所以,我们出现在公众场合的时候会格外小心,避免让民众和媒体误会。而像我们这样的未婚女性,你如果过于保守,刻意与人保持距离,自我保护性过强,就会失去很多机会。再加上工作又特别忙,也根本没有时间去谈恋爱。你看,台湾政坛上很多女性到现在都还是单身。

  记:那您会不会也像她们一样,干脆做一个事业心很强的女强人?

  许:如果有合适的人选,他也能理解我的工作,我还是会嫁的。拥有幸福的婚姻,是每个女生的期待,不是吗?(导报记者 林靖东/文林连金/图)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