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煌认为,目前两岸存在两种“新旧敌意”。 (图片来自:台湾《中时电子报》)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在日前的一场题为“两岸恩怨情仇的剖析与化解”座谈会上,台湾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杨开煌认为,论及两岸关系恩怨情仇,有三点前提必须说明。
首先两岸有必要对1949年以来的历史作整理;第二点,在面对时代转折的当下,未来由两岸民间、智库或政党所启动的政治协商,有必要在思想、意识型态上将问题厘清。最后是,建立未来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厘清两岸各层面关系,未来将无法建构两岸关系新的可能性。杨开煌说,目前两岸存在两种“新旧敌意”,首先,两岸之间存在两种仇恨或敌意;“旧敌意”是“反共”心态、“新敌意”则是“反中”心态。
他认为,如今国际形势已经改变,台湾是否需要紧抱美国价值观,值得深思。简言之,旧的敌意都日益瓦解中。至于新敌意就是所谓“反中”心态。其根源一部分是殖民心态,台湾受日本殖民、美国影响,造成潜意识里存在“反中”心态;另一部分是来自于岛民的悲情,这是一种只愿意占便宜,却不愿意与别人分享的心态。事实上,近期服贸的争议便是某种岛民心态的反映。最后则是国民党统治,所引发本省人、外省人情节的问题。
杨开煌谈到,“反中”心态如何影响两岸关系,可分三点来说。第一、因“仇中”心态作祟,所以台湾民众会反对“一个中国”原则,在心理上只会将中国视为“邻居”,不是亲戚,长期以往,造成两岸强烈疏离感与中国的异化。
其次是心理不健康。其结果是越反对中国,就是越反对自己。因为台湾所有文化、价值观都是来自中国,无法全面反对源自中国的文化价值观。
第三、集体无意识,造成巨大社会焦虑感。其实,“陆委会”民调时常发表台湾民众对于维持现状有很高的支持度,其背后反映出来的正是台湾整体茫然感。要走出困境,需要从“结束敌对状态”与“化解敌意”两方面着手。
杨开煌称,最重要的是“化解敌意”。第一步是要开放社会交流,重新认识与对话;第二是重建自身文化自信心,不能贸然移植外国文化,取代自身固有文化;最后一步则是教育,例如教科书的改革,甚至定期举办研讨会,号召两岸学者共同重建文化,达到消除彼此敌意的效果。
[ 责任编辑:周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