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历史学者对台湾教科书涉及有关历史时应用“日治”或“日据”看法两极。
历史上,清政府因在甲午战争中败北,于1895和日本签署《马关条约》,将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直至1945年。后李登辉执政时,将该时期称为“日治”时期。
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王仲孚指出,教科书从“日据”改成“日治”有问题,他20年前就抗议过,但不了了之。他表示,台湾初中教科书最早改用“日治”,现在高中也都用“日治”。他也替出版社编的高中教科书,用“日据”也被审定委员退回。
王仲孚表示,李登辉将“日据”改成“日治”,是为了改变青少年对历史的认同,这是“台独”的文化运动;如今国民党的马英九执政,仍用“日治”很荒谬。
王仲孚说,课纲不能没有立场,但如果不改回“日据”,至少应尊重学术自由,让出版业者自行选用“日治”或“日据”。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戴宝村认为“日治”是接近历史事实的陈述,教科书用日本殖民统治是历史事实陈述,现在学术界甚至当局都用“日治”,也是回归事实。戴宝村说,用“日据”是情绪性很强的字眼,显示反日情绪,历史虽有史观,但不可以罔顾事实。
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委员会召集人黄克武说,20多年前学术论文多称“日据”,后来不少人用“日治”,学术场合现用“日治”和“日据”都有,但教科书需要统一,沿用“日治”社会成本最低。
黄克武对教科书随政治摆动感到无奈,他表示,“统独”纷争没办法在教科书内解决,之前从“日据”改成“日本殖民统治”是两派意见的最大公约数。
中山女中历史老师邱永春表示,教学时会尽量选用较中性的“日治”说法,避免挑动学生、家长敏感的政治神经。
[ 责任编辑:李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