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台湾频道  >   时政  >   正文

马英九不断挨批背景分析:台万物皆涨而工资不涨

2013年05月22日 07:5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年初,台湾“核四”争议引发大批抗议者走上街头。

  5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度过了5年来最低调的一个执政周年纪念日。一场豪雨让他不得不取消了精心准备的纪念活动,改为主持救灾工作。第二任期满一周年,马英九的支持率跌至不到二成。这个数字有点吊诡,当年陈水扁贪腐案爆发被红衫军“十月围城”,支持率也不过跌到“十八趴(18%)”。而马英九清廉自持,5年间改善两岸关系,锐意改革,力图对派系和黑金政治说再见,却总被一场场危机追着跑,其情景,正像暴雨不期而至,庆典无限延期。

  里外不是人

  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英九原本准备的就职周年活动,包括发表20分钟就职周年演说,南下云林举行盛大记者会等,其中菲律宾枪杀台湾渔民、台湾军事预算增加、两岸政治对话等议题,都是记者预定提问的热门话题。

  但是马英九果断地取消了所有活动,因为5月19日晚台湾中南部开始下起暴雨。在马的上一任期,当局曾因救助风灾动作迟缓而饱受批评。今年的风雨虽不算特别大,但马团队似乎已成惊弓之鸟。

  马当局惧怕继续挨批的心理与这1年的经历有关。1年间,马英九几乎所有的重大施政都遭遇了反弹。他调涨台湾多年没动过的油价和电价,惹恼了台湾家庭主妇;调高股民获利需缴的证所税,得罪了广大台湾股民;进口台湾封堵20年的美国牛肉,激怒了台湾养殖户;砍削军人、公职人员和教师拿了几十年的优厚年终慰问金,伤了深蓝支持者的心;不停止台湾第四核电站工程,引来民众街头大抗议;马英九爱将林益世、赖素如还爆出贪腐渎职事件,使得马最引以为傲的清廉招牌也蒙上灰尘。

  旺旺中时最新民调显示,70%受访者不满马英九表现,44%的人对马英九各项施政都不满。马的各项施政中,两岸关系成绩最受赞扬,也只有19%的人表示肯定;文化施政有15%的人肯定,其他各项满意度则均不满一成。其中,民怨最深的就是油电双涨,不满者高达44%。

  难处谁知

  “我即使为此挨骂,但该做的还是要做。”马英九这样回应批评。平心而论,马英九许多施政措施都有不得已的理由。比如油电双涨,其实台湾已是世界上电油价格最便宜的地区之一,电价甚至已经低于成本价,公营的电力公司为此每年承受数百亿元新台币亏损,再也难以为继。从民进党时代开始,执政者就为了不得罪选民而让电价“冻涨”,今天,苦果就留待马英九来吞下。

  台湾民众不愿多缴电费的同时,许多人又反对台湾第四核电站继续兴建。因为民意阻挠,这座核电站断断续续地建了20多年,投入了近3000亿元新台币,却仍处在半完工状态。反对党和环保团体强烈要求停建,当局若同意这一诉求,不但让巨额公帑打了水漂,还会让台湾陷于能源短缺的危机。

  又如军工教待遇,多年前定下的优厚标准到今天已经不合时宜。这一项改革,关系到台湾年金制度变革,若现行年金制不变,30年后台湾年金库将破产。享受军工教待遇的多数是深蓝群体,马英九拿自己人开刀,确实需要决心。

  马英九不断挨批的大背景,是台湾经济放缓,“万物皆涨而工资不涨”,台湾人的痛苦指数持续攀升。诚如“中央日报网路版”评论文章指出,经济成长趋缓,举世皆然,外向型经济的台湾自难置身事外,若要马英九为经济不振负起所有的责任,既不合理也不公平。实际上,马英九执政以来的两岸政策,给台湾带来了大量的贸易机会,以及源源不断的大陆游客,已对台湾经济的“苦闷”起到了不小的缓解疗效。

  三大掣肘

  马英九执政以来,除了一开始短暂的“蜜月期”,舆论似乎一直在跟他唱对台戏。上个任期,他被批评为“没有魄力”、“摇摆”、“经不起批评”,第二任这一年,他一改作风地强势推出改革措施,却被批为“一意孤行”,“连任了就不是他了”。

  台湾人善于表达,并且勇于捍卫自己的权益。台湾拥有强大的媒体,细微的事情都可以炒翻天,铺天盖地的批评对为政者可以形成巨大的压力。马英九的改革只要触动任何一个群体的利益,就会换来声势浩大的批评之声。事实上,没有什么议题是不可以批的,比如油电双涨,舆论难以否定电价偏低的事实,就转而指责台电公司经营不善。与此同时,由于马英九奉行“不粘锅”哲学,对“自己人”不但没有多加照顾,甚至还不时“大义灭亲”地砍削蓝营利益,使得本来应该与批评并存的支持之声空前低落。

  民粹当道的“批评文化”,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马当局行动的绊脚石。在“批评文化”背后推波助澜的反对党,则是另一大掣肘因素。长期以来,民进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基本定格于“为反对而反对”,国民党要发展两岸关系,民进党就说大陆是洪水猛兽,国民党要建核电厂,民进党就要“无核家园”。在议题的操作上,国民党长期不敌街头路线出身的民进党,常常被动挨打。

  最后一个深刻牵制台当局的因素是美国。国民党前“立委”邱毅指出,台湾坚决不搞两岸联合保钓,南海问题不愿与对岸合作,都是为了配合美国“以台制中”的亚太战略。去年“大选”时,马英九表示将与大陆签订和平协议,但近期却改口“和平协议不是施政优先选项”,分析人士指出,背后同样有美国因素在作怪。

  马英九要破开阻力,实现他真正的主张和政治理想,需要拿出更大的魄力与智慧。 本报记者 王 平

  台湾频道 台湾政坛 台湾社会 台湾军事 娱乐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