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深化,相应地,两岸交流亦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更大拓展。对内,ECFA后续协商面临更大难度,两岸政治对话等“深水议题”已经在发酵,民共交流成为两岸各界关注度极高的新热点。
与此同时,南海和东海问题的持续紧张,美国正在极力寻求“亚太新平衡”,成为影响下一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潜在因素。用大陆涉台研究领域泰斗、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徐博东的话说,未来的两岸关系取决于大陆、美国、国民党及民进党这四方的动态平衡,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
谈对台政策:大方向不变 具体政策会调整
导报记者(以下简称“记”):中共十八大之后,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就是大陆的对台政策会不会有变化,您认为呢?
徐博东(以下简称“徐”):目前来看,我们的对台政策在大方向上,至少一两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基本上会延续胡锦涛时期的政策。其实大陆对台政策一向有很强的继承性,不会因最高领导人的改变发生大的变化,因为它不是由某个人制定的。不过,在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具体的政策会有调整。这一方面是由于两岸形势本身在不断变化;再者,随着大陆对台湾岛内情况的了解,无论是在政党、社会、民意等领域都会有更准确和科学的判断;最后,毕竟领导人换了,风格也会有所不同。
记:那您认为,新任国台办主任张志军面临的任务,将有哪些不同?
徐:可以预见,张志军主任面临的任务和所遇问题的难度,肯定是会比前任更大的。因为容易解决的问题都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也就是说,两岸关系逐渐步入“深水区”,难题会逐渐浮上水面。这些都是需要勇气去面对,需要智慧去解决的。
记:有大陆学者认为,两岸关系应该成为“中国梦”的助力,而不是阻力。两岸应该怎样携手同筑“中国梦”?
徐:要与台湾谈“中国梦”,首先要让台湾人觉得自己是“中国梦”的参与者,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一份子。这仅靠经济上的让利是不够的,还要有政治上的尊重。那些支持民进党的选民也不容忽视,他们毕竟也占据了台湾选民的将近一半。
谈两岸协商:政治对话 盼从民间上升到智库
记:4月27日是 “汪辜会谈”20周年,这20年来,两岸协商也有了非常大的进展。目前ECFA后续协商正在进行,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协商很快会有进展。在经贸领域之外,您认为接下来两岸间的协商重点应该在哪些领域?
徐:如果说ECFA是建立两岸交流的经济基础的话,那文教协议则属于意识形态基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核心因素,它的重要性在于涉及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因此有人称之为“文化ECFA”。实际上两岸除了政治体制上的差异外,在中华文化上更容易达成共识。
记:但是涉及意识形态领域,文教协议的商谈似乎比ECFA协商面临更多阻力?
徐:签订文教协议确实也有诸多的难题。在一些领域,由于双方体制不同难以实现对等开放,比如在开放媒体落地方面。另外,现在台湾当局试图通过延缓文教协议的协商谈判,来阻挡政治议题的对话和协商谈判的步伐。
记:当前两岸政治对话受到高度关注,您认为在谈之前,首先要解决哪些问题?
徐:首先,两岸各自内部要先深入进行研究探讨,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案。然后再通过双方智库交流的模式,在存在分歧的问题上寻找交集点,例如两岸关系的定位、“中华民国”名号的处理、“外交空间”等等。如果两岸官方智库的政治对话一时难以进行,也可由两岸民间研究机构先行。
记:未来三年,我们可以期待两岸间的协商取得哪些成果?
徐:首先不要对马英九抱有太大希望。在他任内,我觉得要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签订和平协议难度都非常大。重点恐怕还是在ECFA的后续协商谈判。再有就是两岸文教交流的个别领域,例如两岸媒体常驻、出版业合作等可能会达成协议。台湾方面大概更多会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进行修补,例如关于陆生、陆配的权益保证。此外,就是希望在未来几年内,两岸政治对话能由民间上升到智库。因为一般来说,政治对话分为三个层次,民间、智库和官方。而且真正意义上的智库对话,应该是要针对两岸的政治分歧进行探讨。总之,仍然要遵循“先民后官,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
谈民共交流:“交流派”有望成民进党主流
记:政党交流一直是两岸交流的重要推动力,民共交流更成为近期两岸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个问题您如何解读?
徐:去年谢长廷在两岸问题上有所突破,谢系抢了新潮流系的话语权。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年平潭的两岸关系研讨会上,与会绿营学者谈的都是政治议题。以谢系为首的“交流派”,我们称为“理性务实派”,在民进党内虽然目前还属于非主流,但民进党若是还想执政,党内支持谢长廷的就会越来越多。倘若大陆对民进党的政策得当,“交流派”最终有希望成为民进党内的主流。
记:但是话说回来,两岸关系的最终走向,似乎应该是各方互动态势的一种动态反应?
徐:未来两岸关系其实取决于四方因素——— 大陆、美国、国民党、民进党。总体来说,其中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不利因素主要是美国方面的影响,因为台当局始终唯美国马首是瞻,势必影响其在两岸关系中迈出更大的步伐;当然,还有就是绿营的牵制。但也应该看到当中的有利因素,特别是民进党发生的变化,党内 “理性务实派”不断发声。另外,马英九在两岸政策上的保守做法,也已经引发了蓝营内部的不满,对其形成压力。
记:面对这种两岸关系内外环境的变化,大陆该如何应对?
徐:事实上,大陆接下来对台湾岛内国、民两党的政策调整十分重要。应该不分蓝绿,一视同仁,平等交往,做得对的都支持,做得错的都反对,不能让国民党和马英九“吃定”大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乃至最终的和平统一,要由共、国、民三党来共同面对和解决,所以我更希望在交流过程中,三党都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商量。对待民进党,应该通过和它进行平等的交流接触,逐步缓和敌意,加深彼此的了解,培养互信,引导它改正错误,而不是守株待兔,把“目标”当“前提”,告诉它:“等你改好了我们再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