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1月在北京召开。时隔13年,中国再次作为东道主举办APEC会议,本次的会议的议题和诸多看点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近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傅梦孜博士应邀接受了环球网“APEC百名专家谈”的大型专访,对这次北京APEC峰会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些看法。
APEC三大议题互为一体;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要分清轻重缓急
近日,外交部长王毅发表了题为“北京APEC:中国准备好了!”的主旨演讲,并披露了本次APEC会议的三大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傅梦孜表示,这三个议题其实都是互为一体的,在重要性上很难说哪个排第一哪个排第二。当前在亚洲地区,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可以说是非常活跃,这也是促进亚洲经济长期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各国间的互联互通也是有助于支撑区域经济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说,这三个议题是紧密相关联的。
当然,现在对于亚太地区来说,区域一体化问题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现在我们有很多的机制正在运作,很多的谈判都在进行当中,比如中韩之间,中日韩之间,中澳之间的FTA(自由贸易区)谈判,还有我们与美国间的BIT(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和自由贸易区谈判,以及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和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
傅梦孜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分清轻重缓急,目前全球周边的自由贸易谈判陷入停滞,因此区域性的双边和多边谈判更应该显示出其决心和意志。在谈判上从双边推动三边,再到地图,再到多边,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有效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自由贸易。
对于亚洲而言,“经济问题政治化”不应成为选项
在实现互联互通的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一些建设性问题,促使中国同另外20国一同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当然,成立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阻挠,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尼四国都没有参加。
针对亚投行当前所面临的这一现状,傅梦孜强调,对于亚洲而言,经济问题不能政治化,金融问题更不能政治化,互联互通应该是促进亚洲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保障。现在美国向韩国、日本施加了一些压力,认为中国发起并成立亚投行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并且削弱了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影响,应该说这种看法是有失偏颇的。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设想以后,得到了周边绝大多数国家的响应。傅梦孜在采访中表示,他最近刚刚结束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考察,大部分中亚国家对于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设想是积极响应的。亚太地区有着非常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以进一步保证商品的畅通,资本和货币的流通,以及各国民众间的沟通。在这些方面,各方都拥有着一致的共识。因此,经济问题政治化不应成为一个摆在亚洲各国面前的选项。
傅梦孜认为,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些可能不是很积极的因素,关于这一点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亚投行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组织,欢迎不同的国家自主决定加入,也不会提其他的特殊要求。这次在北京召开的APEC峰会,中方可能也会在这一问题上表明我们的一些立场。
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是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一个自然过程
近日,据外媒报道,下轮TPP谈判部长级会议将于11月8日在北京召开,TPP与亚太自贸区间的关系也再一次引发人们的关注。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亚太自贸区的前景?美国主导的TPP会与亚太自贸区的建设发生什么样的互动?
针对这一问题,傅梦孜表示,亚太自贸区的建立是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基础的,而RCEP这一概念最初并不是由中国提出的,这也表明亚洲各国自身有着强烈的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求。亚太各国,包括日本在内,抛开一些不利的政治影响不论,与中国经济的联系还都是非常紧密的。亚太地区当前正在形成一个有序的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的网络,并逐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使在日本经济界,也有一些有识之士认为日本不能因为谋求加入TPP而断掉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的有机联系。
亚洲各个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多元化,各国间有着差距显著的发展水平和成熟度,因而RCEP不同于TPP的一点是其相对较低的准入门槛。我们不愿意设置一个特别高的门槛或者标准,然后再去试图达成共识,而是要从简单做起,循序渐进,让各个国家间能够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使各国都能有条件和资格,有权利和义务加入其中形成一个整体,并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逐渐提高一体化的水平。在这一点上,我们同美国所持有的观点是不一样的。
傅梦孜认为,中国并不希望亚太地区以及世界形成几个彼此分割的阵营,因此在RCEP成形之后,也要实践同TPP尝试进行对接的可能性。让亚太经济的一体化能够同世界的经济发展实现对接,这也是我们中长远的一个发展目标。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