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为期两天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开幕。 中新社发 黄少华 摄
由台湾民间团体太平洋文化基金会主办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今天在台北落幕。由于本次研讨会是首次探讨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涉外事务等领域的敏感议题,一百一十多位两岸与会学者中也有多位接近两岸决策核心的重量级智囊学者,因此广受媒体关注。本网编辑在第一时间连线了一直在现场跟踪采访的本网驻台资深记者陈斌华,就此次研讨会的台前幕后进行深入的报道和分析。
问:郑必坚访台前表示“两岸之间只要有善意,什么问题都可讨论。”请问据你所知,这次研讨会最具突破性的是哪几个方面的话题?突破性有多大?
陈斌华:这次研讨会我觉得最具突破性的话题,就是学者们热议的两岸应为政治协商预作准备、两岸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和台湾的对外事务这三个议题,总体上相对经济民生议题,都可归类为政治议题。
关于政治协商的议题,两岸多位知名学者都认为,一年多来尽管两岸关系步入良性互动、和平发展的轨道,但如果不解决政治问题,两岸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碰到政治瓶颈。当前,两岸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顺利推进两岸经济性、事务性商谈的同时,正视并尽早着手就破解政治难题进行准备,适时推进两岸政治协商与谈判,为两岸关系更快更大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被认为较能代表大陆官方的立场。该所所长余克礼就表示,目前虽然两岸关系已经缓和、改善并在不断发展,但基本上都是属于非政治关系性质。若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碰到政治瓶颈,势必难以深化下去。两岸关系不能实现完全正常化,两岸和平稳定就没有保障,两岸关系发展就显得很脆弱,极易出现反复甚至倒退。因此,要实现两岸关系可长可久的和平发展,就必须面对敏感的政治问题。
他认为,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签订两岸和平协定是突破两岸关系政治瓶颈、实现两岸关系全面正常化与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目前,两岸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已渐趋成熟。两岸学者和有关职权部门可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个展开、广泛交流、解决探讨、深入沟通、寻求共识、努力突破的原则进行,尽早为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签订和平协定进行协商谈判预作充分准备。
余克礼的同事、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室主任谢郁表示,诸多政治分歧越来越成为影响两岸互信、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障碍。两岸关系要取得重大突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面对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积极开展对话商谈,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为两岸关系继续前行清除障碍。
北京另外一位台湾研究知名学者、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徐博东建议,两岸政治对话包括军事、涉外事务等方面的对话等,现在就应先由学者、智库进行沟通,了解双方的观点和看法,寻找共识,为下一阶段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向深度、广度发展预作准备。
台湾学者中,“中国文化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邵宗海教授认为,两岸政治互信的不足,说明了类似“和平协议”或“军事互信机制”要在短期内达成协议的困难,所以有必要通过对话来增强政治互信。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说,两岸应抓住目前经济互动良好的机会,开启政治性协商。把经济互动成果作为推动政治性协商的基础,“政经并行、难易并进”。
但也有相当部分的台湾学者认为两岸现在谈政治问题的时机和条件还不具备,包括曾任台湾“陆委会”主委的台湾大学教授陈明通等人,客观地讲,台湾学者中认为应“先经后政”的观点占了相对大的比例。
问:国台办发言人杨毅几天前曾表示“这是首次在岛内就双方关心的包括政治议题在内的各种议题进行综合性探讨,自然有其重要的积极意义。”,据你分析,其“重要的积极意义”主要是什么?
陈斌华:我认为重要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时、事、势”的结合。首先,在时间上,这次研讨会选择在两会领导人第四次会谈前夕举行。两岸学界包括官方智库先务虚,很有必要,有助于互相了解,凝聚共识,为今后政治协商提上日程预作准备。
其次,所谓“事”就是随着经济问题的逐步解决,大家越来越发现政治问题难以回避,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两岸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碰到政治瓶颈,势必难以深化下去。两岸不能解决政治问题,就不能实现完全正常化,两岸和平稳定就没有保障,两岸关系发展就显得很脆弱,很容易出现反复甚至倒退。例如达赖访台、台湾播映美化热比娅影片等类似事件甚至比两者更严重的事件,还有两岸法规、处事、民众内心之间并未根除的敌意等,都可能冲击或影响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
最后,所谓“势”,就是一年多来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的轨道,这样的局面得到两岸主流民意的共同肯定,无论是现在的形势和未来的走势,都让碰触和协商政治问题成为可能,条件逐渐成熟。
总之,这次研讨会的积极意义,就在于适时、顺势、做对的事,可以通过学者的研讨,为两岸下一步启动政治议题、军事安全机制和对外事务议题的协商“暖场”,在务虚中“求实”,了解彼此的关切、缩小分歧、凝聚共识,为两岸下一步谈解决政治军事对外事务问题寻找合适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