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携手 播撒希望—大陆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在台交流

时间:2010-04-27 08:1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山乡中心学校校长汪永胜(右三),代领伊甸基金会捐赠的首笔重建经费。
  王连伟摄
 

 

  辗转50小时抵台湾

  来自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赛哈溪镇龙滩中学的校长郑文,接获伊甸基金会长途电话邀访来台后,一直难掩兴奋。他激动地说:“这是我人生的转折时刻!”他从甘肃家乡的赛哈溪镇出发,辗转搭乘汽车、火车、飞机,一路颠簸,耗时50个小时,才来到台湾,虽然身体极度疲累,但仍难掩其对宝岛台湾的兴致。

  来自大陆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的官员,协同当地偏远学校校长千里迢迢来台,与台湾民间组织伊甸基金会交流,了解推动贫困地区教育工作的情况。

  伊甸基金会于4月23日在台北举办了“两岸携手扶助大西部论坛”,来自青海、甘肃和宁夏三省区的藏族、回族、土族官员和偏远贫困地区学校校长及台商温世仁创办的“千乡万才科技公司”代表10余人出席。原本计划来访的青海玉树孤儿学校校长尼玛仁增,因青海玉树震灾而未能出席。据悉,这是台湾民间组织首次邀请大陆西部贫困地区学校校长来台交流访问。

  伊甸基金会执行长黄琢嵩表示,两岸均有贫困地区,虽然一样地处偏远、经济贫困加上文化资源匮乏,但需求不尽相同,一样的是,都面临严峻的教育落后现况,同样需要认真办学、无私付出的校长。

  身为藏人的杨宝林,是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赛什斯镇古城中学的校长。他放弃县城里知名学校的岗位,毅然选择回家乡服务。杨宝林每个月都会亲访当地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并尽己所能提供他们住宿和学费,不让孩子因失学而失去希望。在杨宝林和同事不断的努力下,学校升学率从倒数一跃名列前茅。从2007年至今,伊甸基金会服务游学团,先后派出300名志工,协助当地学校辅导学生,并协助修建篮球场、厕所等设施,改善了当地学生的学习环境。

  伊甸捐助重建经费

  在台交流期间,伊甸基金会向青海玉树孤儿学校捐赠了重建经费100万元新台币和一批新书包。这是伊甸基金会计划筹募2000万元新台币中的首笔捐款,帮助在地震中倒塌的青海玉树孤儿学校灾后重建,并将捐赠桌椅及辅助教学用具、御寒衣物等物品,同时还在岛内征召有心理辅导相关专业的人员一同前往。

  地震无情,同胞有爱。因为地震而无缘来台的青海玉树孤儿学校校长尼玛仁增,委托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山乡中心学校校长汪永胜代领重建经费(如图)。汪永胜在捐赠现场激动地表示,感谢台湾同胞,感谢伊甸基金会对青海玉树灾区儿童的大爱,他会把这笔捐款亲手交到尼玛仁增校长手中,好让抓紧重建工作,让那些孤儿尽快回到学校读书。

  在“两岸携手扶助大西部论坛”上,伊甸基金会公益行动中心主任朱永祥认为,学校是社区的核心,要带动两岸偏远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强化学校功能是首要工作。他说,台湾嘉义太兴小学在伊甸基金会帮助下,利用当地盛产茶叶的优势,发展茶艺教学,学习品茗及制茶过程,从学校做起,成功带动了偏远山乡的整体发展。

  同样,由已故台商温世仁在大陆创办的“千乡万才科技公司”,在扶助大陆西部偏远贫困学校时,也通过网络以校领乡,让学校成为偏远山乡信息流通与教育的平台。伊甸基金会此次举办论坛,就是希望透过双方的经验交流,种下未来希望的种子,让其能在两岸偏远贫困地区开出美丽的花朵。

  伊甸基金大爱无疆

  伊甸基金会于1982年由台湾刘侠女士创办,至今已走过28年岁月。基金会以大爱无疆为宗旨,在全台湾设有75个服务点,每天服务超过8000个因身体健康失衡、进而危及家庭经济与婚姻的失能家庭。服务触角从成人身心障碍者的职业训练、就业辅导、辅具服务及心灵重建,延伸至发展迟缓儿童的早期治疗服务、失能老人的赡养照顾服务等弱势族群的服务工作。从2004年起,伊甸服务游学团招募台湾青年志工前往青海、宁夏、新疆及澳门、印度、菲律宾等地,深入偏远地区,提供教学与家庭访视关怀服务、小区建设等方式,提高贫困地区儿童学习及就学补助,进而提供学校及小区教育核心能力、卫生教育、生态环保观念等工作。

  这次邀请大陆西部三省区贫困学校校长及教育部门的官员来台交流,伊甸基金会也做了精心安排。一周的交流访问时间里,在台北除举办论坛外,还要参加北区伊甸暑期服务游学团说明会,参访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士林夜市;到台中逢甲大学参加中区伊甸暑期服务游学团说明会;到嘉义偏远山区梅山乡太兴特色小学参访交流;赴花莲偏远地区秀林乡西宝小学观摩学习;去宜兰教养院参访交流……

  黄琢嵩表示,灾区重建工作是漫长而艰难的,房子可以垮,但爱心不会垮,大地震浇不灭伊甸基金会志工对灾区的热情。目前已有岛内多家企业的员工,响应伊甸基金会的号召,不久就会前往青海玉树灾区,支援同胞重建家园的工作。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港澳侨新闻

编辑:杨云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