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济合作的话题近来比较热,但无论是CECA(综合经济合作协定),还是ECFA(经济合作架构协议),都受到台湾内部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和非议。在本来最容易找到交集的地方,却举步维艰。在大陆,人们热议拉动内需、解决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良策,各行各业都在鼓足信心,争取今年GDP达到8%。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对金融风暴的来袭,谁也不能独善其身。以出口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台湾,自然订单减少,出口骤减,面板业的处境就是一例。经济差,消费低,内需市场小,失业及社会问题自然显现。
为此两岸有识之士都在思考,如何能在排除政治干扰下,两岸共同合作,使不利经济的影响化为最低?台湾《工商时报》有一篇社论《实事求是建构“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笔者认为不失为寻求共识和交集的理性观点。我们不要耗时于套用什么模式,不要陷在姓“社”姓“资”,姓“统”姓“独”的争论中,应只争朝夕赶快解决影响两岸经济发展的障碍。世界经济的法则,已经是“快鱼吃慢鱼,群鱼吃孤鱼”,台湾的经济如继续单打独斗,空转内耗下去,可能会被边缘化。根据WTO的相关准则,台湾首先要考虑解决两岸贸易正常化的问题。在此前提下,才有可能进一步探讨双赢的诸问题。当前,两岸要从产业合作着手,选择若干优势互补产业,发展自主品牌,做大做强,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连战先生所说的“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是前瞻性的战略思维。现在,全世界都看中中国大陆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台湾若不能搭此快车,以大陆为腹地来发展经济,将错失良机。
经济,本是两岸和平发展有交集点的最佳选择,两岸企业界人士早已开始合作,他们老是走在政策的前面。两岸人民的需求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动力,政治人物只能顺应形势,多做些符合人民意愿的事情,才能获得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 乐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