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电影首度大规模互展 扮演文化交流光荣使者

时间:2009-06-30 13:4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30日电(记者赵博)调皮捣蛋、异想天开的“囧男孩”,骑车环游台湾的大学生,笃信“态度决定梦想”的台啤篮球队……6月26日至7月3日,6部台湾新生代电影以清新、别致的姿态“登陆”大陆院线。

  而此前一周,《非诚勿扰》《疯狂的赛车》等7部大陆影片也在台湾惊艳亮相。

  由中国电影基金会、台湾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两岸电影展,不仅开启了两岸交流史上难得一见的大规模电影互展,更让人们再度审视电影独特的传情作用。

  “我们一直盼望大陆和台湾不断加强电影交流,更多的台湾优秀影片同大陆观众见面,更多的大陆影片得到台湾观众的喜爱。”中国电影基金会会长李前宽说,“电影应当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光荣使者。”

  投石问路:两岸影片互探市场

  “这次选取的影片,既有呈现台湾电影‘小而美’特质的青春纯爱片,也有关注儿童生存、揭示社会痼疾的剧情片,更有台湾近年来崛起的纪录片。”长期从事台湾电影行销的马国骏说,“算是一种‘投石问路’,看看大陆观众喜欢什么样的台湾电影。”

  同样的问题摆在大陆电影人面前。在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力夺“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编剧本奖”的《集结号》,在台湾市场反应不尽如人意。“在台湾,对《集结号》故事感兴趣的多半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这些人最少进电影院。”知名电影制片人刘嘉明直言。

  《囧男孩》制片李烈分析说,两岸生活、文化上的差异是造成票房与期待差距的原因。“电影是最直接表达社会心态的文艺方式。通过看电影,可以清楚了解对方社会的人在想什么、做什么。”

  “‘你喜欢看我的电影,我也喜欢看你的电影’,这就是我们推动两岸电影展的最大目标。”台湾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导演李行说。

  取长补短:两岸影人同行相惜

  知名影评人焦雄屏认为,两岸电影人可以取长补短,成就更完美的作品。“比如叙事方式,大陆电影注重‘以文载道’,通常显得厚重、深邃;台湾电影讲求情调、气氛,往往带有个人主义倾向。互相吸收借鉴,对两岸的导演尤其新生代导演是很好的养分。”

  “台湾演员的经验非常丰富,有时候我看监视器觉得不够出彩,事后剪片一看却刚刚好。这种从片场跌打滚爬出来的演戏风格,与大陆演员科班出身的特点,可以说各有千秋。”曾在《疯狂的赛车》中起用九孔等台湾演员的大陆导演宁浩说。

  著名导演侯孝贤专程赶到北京,为两岸电影展和年轻同行的作品“站台助威”。他说,两岸导演观察社会的视角不同,有些社会现象,身在其中感觉不到,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反而能挖出更多更新鲜的内容。

  “希望通过两岸电影展,增进两岸电影业的交流合作,催生出更多优秀影片。”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副局长喇培康表示。

  深化合作:两岸业者共盼荣景

  “我一直呼吁两岸‘松绑’电影产业。”侯孝贤说,两岸电影业的合作前景值得期待,“如果大陆方面每年拿出一定配额,允许台湾电影在院线和电影频道播映,无疑将大大推动台湾电影的发展”。

  大陆导演高群书、台湾导演陈国富合作的《风声》近期杀青,在上海电影节风头甚劲,受到参加两岸电影展的名导们的推崇。

  台湾电影基金会董事长朱延平说,台湾电影近两年出现一股新生代风潮,不少导演对于拍本土片驾轻就熟,却缺少“大华语片”的风范。“两岸导演如能合作拍片,相信将携手在亚洲甚至全球电影市场,创出一片天。”

  他表示,两岸电影展这样的交流机会弥足珍贵,希望实现常态化。“经由互办影展,为两岸新生代导演建立创作拍片的平台,为两岸电影寻求开发更大市场,让两岸观众开拓彼此电影文化的全新视野。”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