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访美透出新看点:两岸已开始破解政治难题

时间:2009-06-23 13: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6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招待会上发表讲话。当日,中国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抵达旧金山,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新华社记者毛磊摄

  增进互信在于一中框架:两岸已开始处理政治问题

  王毅18日在旧金山侨界招待会上讲话,用四个方面概括了两岸关系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一是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开始建立并积累政治互信;二是两岸协商得以恢复并形成制度化安排;三是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终于成为现实;四是两岸各领域、各界别交流往来蓬勃发展。

  他指出,推进两岸关系,有两个重要的着眼点:一是要继续遵循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基本思路,这是一条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成功和有效的经验。同时,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并不意味着刻意回避复杂和敏感问题;恰恰相反,要未雨绸缪,前瞻性地思考如何把握和对待两岸之间存在已久的矛盾和分歧,为最终破解这些难题开辟道路,创造条件。

  二是要不断巩固和深化双方的政治互信。两岸关系要向前走,两岸的互信也要随之增强,这样才能保持正确方向,才能行稳致远。而增进互信的关键在于双方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框架,并在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更为鲜明的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

  接受洛杉矶《世界日报》专访时,王毅进一步“点破”玄关,他说,两岸关系虽循先易后难推进,但已处理很多政治问题,如台湾参与世卫大会问题,就是政治而不是经济问题。这些经验为未来两岸破解难题创造条件。

  值得关注的是,王毅此行谈话不仅重申“九二共识”的基础,还多次强调“一中三段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三句话有很大包容性,可以让两岸有很多交集。台湾《中国时报》认为,种种政策迹象显示,大陆涉台部门已在积极准备“破解政治难题”,表达出两岸应“适时处理”的强烈政策意向。

  就在近日,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公布了该会2009年度研究课题,并向社会招标,其中课题包括研究两岸政治协商机制问题。

  回到去年最后一天,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此言一出,犹如投下震撼弹。马英九在今年1月和4月三次“回应”均缺少核心内容,依旧是“先经济、后政治”的模式。一时间有人摸不透其用意,也有人坚持认为马英九在第一个任期还是不会在政治议题上有动作。

  直到马英九6月宣告确定参选国民党主席,外界终于意识到今后两岸高层互动可能出现变化,两岸“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谈判进程或将有机会局部调整。 
 
  官方首次就马英九登陆表态 学者:最大可能性是2012年秋冬

  国共论坛的平台是岛内政党二次轮替后,开启两岸新局的驱动力。连战、吴伯雄则是引领和平发展的台面人物,巧合的是,首次胡连会后,连战转任国民党荣誉主席;二次胡吴会后,吴伯雄知所进退,都是由马英九自己承接党主席大位。

  2005年7月17日,马英九首度当选国民党主席,胡锦涛曾发贺电致意:“由衷期望贵我两党与两岸同胞一道,继续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而努力。”这是胡马两人历史性的“另类接触”。马英九随即以当选人身份覆电致谢:“期盼贵我两党能依循今年4月29日连胡会五点共同愿景,推动两党交流,促进两岸之和平、繁荣与发展,共同为谋求两岸同胞之福祉而努力。”一来一往,马胡完成首轮隔空对话。

  对于马英九再任国民党主席后,大陆是否仍希望马英九与吴伯雄一样到大陆访问?王毅在《世界日报》的专访中表示:“这要看对方的想法。”这是大陆涉台官员首次比较明确的表态。

  伴随着吴伯雄和胡锦涛的两次会谈,目前国共两党最高层事实上已经建立起直接对话的形式和机制。《中国时报》认为,4年前在野党时代的“马主席”,与执政后即将回锅的“马主席”,党政背景已截然不同。马英九不仅将是执政党主席,还兼具台湾最高军政职务,如果“胡马会”达成,将意味着两岸对话上升到最高层级。

  但舆论界有这样一个担心:恰恰是马英九的“总统”身份会导致绿营极大反弹,使得他短期内不便来大陆访问,这意味着未来国民党只能由副主席或者荣誉主席出面进行国共高层交流,使得国共两党最高层直接对话的形式降格。

  对此,北京联合大学台湾问题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徐博东认为不足为虑。在他看来,目前国共两党高层事实上已经建立起良好的共识和高度的互信,这是最重要的,大陆更看重的是实质而非形式。

  王毅也强调,国共论坛只是一个由国共两党牵头处理两岸事务的平台,不是只有处理国共两党的事务,两岸民间各界对两岸事务各种各样的意见,也透过这一平台进行交流。无论谁出任国民党主席,都不会影响这个平台运作。

  虽然目前马英九的民意支持在上升,但还不足以促使他采取更大的动作来推动两岸交流。但如果今年底的县市长选举,明年的直辖市市长选举,后年的“立委”选举,国民党均大获胜利的话,民进党在岛内的势力和影响会大大削弱,而马英九的民望则会大大提升。那时候他会更有基础和魄力访问大陆并实现“胡马会”,从而推动两岸关系“更上一层楼”。

  澳门《新华澳报》刊文分析说,马英九未来委任“立法院长”王金平为国民党第一副主席,并让他主管党内两岸关系事务,在自己访大陆条件尚未成熟之时,由王金平代表自己参与“国共论坛”的前景安排,绝对是可以打的“王牌”。 
 
  民进党未弃“台独” :党对党交往尚非时机

  谈及国共平台,身在美国的王毅还特别指出,大陆方面不会只跟一个政党打交道,只跟一个政党打交道是不够的。

  5月中旬福建举办了首届旨在加强两岸民间交往的海峡论坛,吸引了台湾25个县市以及20多个界别的8000多名代表参加,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台湾基层,尤其是中南部的同胞,在两岸交流史上是一个新的创举。此外,最近一些民进党人士来大陆参访,也引起两岸各界广泛关注。

  紧接着,国台办发言人在6月10日的记者会上证实,国台办政党局已经成立,目的是加强两岸党际之间的交流,增进了解,增强互信,增加共识,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针对记者提问两岸政党交流中,如何与民进党展开交流,发言人说,只要民进党改变“台独”分裂立场,我们愿意做出正面回应。

  王毅此行再度被问及这个问题,他强调,目前与民进党进行党对党往来还不是时候,因为民进党尚未放弃“台独”。政党局的成立是因两岸交往愈来愈多,与台湾不同政党的往来也在增加,政党局并非只针对某一政党,而是处理与台湾各政党的事务。

  同时他表示,“我们真诚欢迎更多台湾同胞,尤其是中南部地区的乡亲来大陆走走看看,也欢迎民进党人士到大陆参访交流,以便理性务实地对待两岸关系的发展。”

  赞成“民共对话应提上议事日程”的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邱震海坦承,相较于国共对话,也一步到位马上搞一个两党交流沟通的平台或者机制,在技术层面上非常困难,双方还缺乏具体的沟通基础。

  “但是也不是不可以做,有几个迹象已经是非常好了,”邱震海说,“第一个,有民进党背景的高雄市长陈菊,前阵子访问大陆。之前她去见过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所以换句话说,已经有高层‘某些的背书或者默许’。另外一个国台办成立政党局,具体来拓展跟两岸之间政党的交流。可以想见在大陆对台当局的内部思维结构里,除了国共对话交流外,也至少已经有了跟民进党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心理准备。”

  他认为,民共对话可以是非常正式的、党与党之间,也可以是一个非核心人士之间的一些交流,先把这个氛围先搞起来。“首先要做到循序渐进;第二,求同存异非常重要,因为双方理念的差异实在太大;第三,双方确定一个共同目标,如果在分歧上短兵相接,那永远搞不清楚了;第四,看看有没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双方可以合作的领域去拓展。”

  劝阻两岸侨胞内耗:提“聚同化异”新说法

  纵观王毅访美行程,拜会最多的是当地两岸侨界代表。抵旧金山第一站即发表身居海外的两岸侨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要争取“聚同化异”的言论,引起台方及华媒关注。

  王毅说,要通过共同努力,聚合起两岸侨胞致力于和平统一与振兴中华的“大同”,化解历史遗留下来的种种心结和歧见。“基于这样的大同,我们有责任加强两岸侨团的团结,共同发挥沟通两岸的桥梁作用;有责任在海外积极传扬中华优秀文化;有责任反对违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行径。”

  长期以来,在美华人有新老之分:来美好几代的老侨与第一代新侨之间有隔阂;有地域之分:来自台港与来自大陆的、讲粤语与讲闽南话、普通话的各有歧见;而最主要的,是源于政治领域的分歧,侨界延续了两岸意识形态的争斗,尤其在中国统一和分裂这一重大问题上,更是针锋相对,互不退让,因此侨界不仅有“蓝”、“绿”之争,也有“红”、“白”之斗。

  对于王毅“聚同存异”的新提法,美国《侨报》称“令人耳目一新”。该报社论文章指出,海外侨界关系是两岸关系的一种延伸,在两岸出现大和解局面的今天,海外侨界也应该顺潮流而动。侨界应停止不必要的内耗争斗,而且要求融合、求发展。“聚同化异”的关键动词是“聚”与“化”,显然比“侨界休兵”的“休”更为积极、主动。

  社论称,海外华人都是炎黄子孙,也都是中国文化的传人,都希望祖国走向富强、走向民主,而不是走向贫弱、走向动荡。这样,海外华人才能挺起腰杆,这是侨界的最大公约数,也是“聚同”的基础。而“化异”,首先要增加互信,不利于团结的话少说、不利于团结的事少做。不仅要追求与主流社会之间的融合,而且要追求华人之间融合。与此同时,推动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繁荣与统一。

  国民党副秘书长张荣恭20日指出,“聚同化异”说法有利于两岸侨胞和解交流、和谐相处,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他说,王毅会见大陆侨胞时表示,胡锦涛主张的两岸在涉外事务中不应内耗的理念,“同样适用于两岸涉侨事务”。这是大陆对侨务的最新表态,呼应了一年来的海峡新局势。

  本月7日至14日,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首度访台,与台湾“华侨救国联合总会”签订加强合作交流协议书,期能共同推动六项事项,以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侨联主席林军称,这是两岸侨界民间交往迈出的重要一步。

  从熟悉领域下手:主动与美国智库沟通

  考虑两岸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美国。有分析认为,美国和日本都不希望两岸走得太近、太快,对于美日的顾虑,也是马英九短期间难以来大陆的重要原因。

  曾出任中国驻日本大使并前后两度担任外交部副部长的王毅,在涉外领域可谓轻车熟路。21日,他在纽约同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研究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就如何实现两岸关系与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发表了意见。美方学者积极评价和赞赏一年来两岸关系取得的重大进展,表示愿意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巧合的是,同一天,前美国副助理国务卿谢淑丽却现身台湾大学,她在演讲中指出,王毅是资深外交官,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曾是中国处理亚太事务有影响力的官员,善于谈判,曾代表中方与日本协商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棘手问题;由王毅出任国台办主任,显示大陆非常重视改善两岸关系。这对远隔重洋的王毅而言,无疑是一种适时的正面响应。

  邱震海始终坚持一个观点:中美在台海问题上中短期之内可以找到一个利益共同点,而着眼于未来就会不同。从中国大陆方面来说,终极目标是追求两岸统一。对美国来说,这不符合长远战略利益。因为两岸走向统一就意味着一个统一的中国崛起在世界东方。

  “最近一年两岸关系大幅趋缓,从现在的人员、经贸,到金融,到未来不排除会商讨到军事合作,乃至政治框架的问题。”邱震海说,“但是我想在深层次问题上,王毅作为国台办主任,是大陆对两岸关系的政策具体执行者,他需要跟美方进行沟通。所以我认为这次王毅的美国之行,非常令人关注。”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