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徐长安
尽管海峡两岸一水相隔,但六十年的潮起潮落却始终未能决绝两岸互动旅途。一甲子春秋,这种互动或明或暗、有形无痕,“涓流虽寡,浸成江河”。
“六十年才出现的良性互动局面,值得两岸共同珍惜。”大陆台湾问题研究领域的“南派泰斗”、七十九岁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陈孔立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道出了两岸六十年互动往来的曲折、反复和“爝火虽微,卒能燎原”的历程。
“兄弟阋于墙 外御其侮”
按照史家的叙述,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出现的两岸对峙局面是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也是冷战背景下两大阵营对峙的一种特殊形式。当时的国共两党隔海布阵,海峡战事一触即发。
一九五四和一九五八年,在毛泽东“一定要解放台湾”思想主导下,解放军先后两次炮击金门,前者打乱了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步伐,后者瓦解了美国人企图“划峡而治”、分裂中国的企图。而后形成的两岸炮战“逢单打、逢双停”的战术默契既使内战延续成为事实,以杜“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之口之谋,又维持金门正常补给、保持其作为两岸连结点的特殊效用,造就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被学界视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三不”松动 海峡从此天门开
即使在海峡深锁、鸿雁难返、金门炮火连天的情况下,台湾岛内浓浓的思乡情绪也表露无遗。“有家愧我归难得”、“何日归老洞庭边”,“此日神州真锦绣”、“几回遥望几徘徊”,“梦里神游长江水”、“万里长城万里长”……来自大江南北、身居宝岛台湾的游子们,纷纷以诗词、歌曲寄托思乡情怀。等不及归乡而葬于台北阳明山上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生前“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的悲悯,成为此种情怀最集中的展现。
两岸隔绝,终非久计。那种以炮弹为语言的历史在蒋介石和毛泽东身后出现了松动的可能。一九七九年元旦,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结束了炮火硝烟的两岸过招,首倡“通邮、通航、通商”之“三通”,为两岸互动描绘出有形之路。一九八0年除夕,邓小平接见旅美华人陈香梅,嘱其带话蒋经国,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代表大陆发表“叶九条”,敦促台当局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一九八二年,廖承志致信蒋经国,“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这些共同的努力终于动摇了蒋经国于一九七六年在国民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三不”政策。一九八七年,蒋经国在其去世之前,当断则断,“依时顺势”、“善为抉择”,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两岸交流之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台独”作梗 两岸互动生变数
随之而来的事务性问题最终催生两岸在一九九一年前后成立海基会、海协会,成为官方“白手套”,受权商谈两岸事务性问题。一九九二年,两会在商谈中达成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奠定了日后两岸商谈的政治基础。次年四月,汪辜二老在新加坡海皇大厦举行会谈,举世瞩目。
但历史总是曲折的。一九九九年,在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到访大陆后,规划中的汪道涵回访台湾却因李登辉抛出“两国论”而取消。二000年上台的陈水扁,将“台独”奉若圭臬,抛出“一边一国论”,又是废除“国统会”、“国统纲领”,又是叫嚣“入联公投”,妄图推动“法理台独”,两岸关系因此波澜不断,两岸互动之路更现“中道崩殂”之虞。即使在“听其言、观其行”的初期,大陆与陈水扁也没有什么互动可言,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彻底看穿其“台独”真面目,而陈水扁的行径也遭到包括岛内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集体唾弃。
和平发展 海峡有路不绝尘
历史也总是曲折向前的。在面临“台独”重大挑战之际,两岸中华儿女以民族大义和民族根本利益为重,联手遏“独”、反“独”,挫败了“台独”分裂图谋。二00五年,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应邀率团访大陆,“胡连会”发表“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掀开了两党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对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亲民党、新党相继组团访大陆。两岸政党交流热络,开启了两岸关系一片新天。
物换星移,二00八年,马英九赢得选战,国民党重新掌权,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是年六月,暌违九年之久的两会协商在北京重开。时至今日,两会已分别在北京、台北和南京三次商谈,签署九协议、达成一共识,三十载光阴,“三通”梦终成真,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
“经历曲折、反复,现在好不容易走上两岸良性互动的道路,彼此应该用善意互相回应。”对于当前的两岸良性互动局面,陈孔立说,“双方都要十分珍惜”,“要能够照顾到对方的处境与感受,为建立互信提供必要的条件”。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陈孔立建言,“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要逐步朝向深层次发展”。他说,两岸间存在一些固有的分歧,良性互动之后,也可能产生新的矛盾与分歧。有矛盾,有分歧是必然的,并不可怕。暂时搁置争议是必要的,但“搁置”之后,争议不会自然消失。难题终须化解、破解,化之以“仁”、破之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