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敌过海峡——两岸青年交流与融合纪事

时间:2009-05-15 13: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刘畅 张舵 赵博)1985年夏天,刚从福建师范大学毕业的杨毅周因为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而来到北京——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首次邀请了30位居住在海外的台湾青年回到祖国大陆参加夏令营,杨毅周作为陪同人员参加了营团。

  45岁的杨毅周现任全国台联联络部部长,每年组织数以千计的两岸青少年越过海峡参访、学习与交流。“如今,两岸年轻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比起当年自由与开放了许多。”杨毅周说。

  从少量到大量,从单向到双向,从彼此对望到相融一家……20多年来,青年交流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特殊的窗户。如今,窗外风景正浓。

  青年互访 1个影响100个

  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夏令营早已从最初的每年几十人,发展到现在出现千人大团,从开营至今累计接待的台湾青年已超万人。夏令营营员从最初以“海外台胞”为主早已转变为十分之九来自岛内。

  夏令营是台湾青年实地了解大陆的第一扇窗口,也是两岸青年最早的交流平台。对不少台湾青年来说,一次短暂的夏令营可能是一次改变人生的旅行。

  33岁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台湾籍博士后林承铎,在回忆起1999年参加的那次夏令营时说:“跟随营队,我第一次去了南京、苏州、扬州和上海。来到江阴华西村真是大开眼界,原来大陆的农村也可以建设得如此富裕!”

  也是在那一次夏令营中,林承铎从大陆高校的同龄人那里了解到,大陆的大学生生活与台湾没有太多不同,有选修课也允许谈恋爱。

  在兴趣的驱使下,林承铎决定留在大陆完成大学学业,并且一口气读到了博士。目前,他正在人民大学一边进行法学研究一边从事教学工作。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和他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也从台湾来到大陆,现在都在著名学府读书。

  像林承铎这样因为一次夏令营而对大陆产生兴趣,进而前来求学与工作的台湾青年不在少数。“来过大陆的台湾学生回到台湾后会在他的周围掀起‘大陆热’,他们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东西会通过亲朋好友传播开来,引起更多人想来大陆走走看看的愿望。”林承铎说。

  杨毅周认为,与20多年前相比,两岸青年对彼此的了解程度明显加深,而且思想方式明显趋同,这使得两岸青年之间交流的话题比起当年深入了许多。

  为了满足台湾营员们与大陆年轻人进行更多交流的愿望,全国台联组织的青年交流活动做了内容与形式上的调整。比如,从2005年开始,台胞青年夏令营开放了营员的自由活动日,两岸青年有了更多“单独相处”的时间;因应一些台湾青年有志来大陆求学的需要,全国台联近年来组织了多个大陆高校考察团;为满足两岸大学生专业知识方面的交流需求,开设“历史专业交流团”“医学专业交流团”等专业交流活动,受到热捧。

  根据全国台联所做的台胞青年夏令营影响力评估结果,每一个参加过夏令营的营员在岛内可以影响100个人。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个孩子参加了夏令营,可能影响周围数十个家庭。

  去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出现的重大变化,使青年夏令营实现了“双向”举行。“去年下半年我们首次组织了大陆青年赴台湾的夏令营活动,今年大陆青年的入岛交流活动将比去年规模更大、人数更多。”杨毅周说。

  同窗共读 共植友谊之树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6级本科生刘刚强的msn上,有50多个台湾好友。他坦言,这是担任北大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及两岸青年交流志愿者积累下来的“人脉关系”,其中不乏感情颇深的“死党”。

  北大台湾研究会是一个学生社团组织,目前登记在册的学生有300多人,其中来自台湾的学生有将近40人。作为研究会“最高顾问”的理事长是一位中文系的台湾硕士研究生。

  “我们研究会主要是为学校里的台湾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大陆学生了解台湾。”刘刚强说,台湾研究会在每个新学年开始的时候,都会帮新入校的台湾学生结交一名大陆学生和一名高一级的台湾学生作为“学伴”。“主要是为了让他们早点适应学校的生活,找到大家庭的感觉。”刘刚强说,这在北京大学已经形成传统。

  大学二年级时,刘刚强曾赴台参加东亚研究性大学夏令营。“我刚到台北,电话就被打爆了。”他说,那些曾在北京结下友谊的台湾朋友争相约他喝茶、游玩。“约会太多了,很多时候只好约在深夜去西门町的夜市吃夜宵。”

  刘刚强对记者说:“台湾大学生更具有自主性与创造性,他们通常自己安排学习的内容和时间,而不是依靠学校。而大陆学生给台湾学生的印象往往是勤奋与刻苦。”刘刚强很羡慕他的台湾朋友们丰富而充满个性的课余生活。不过他认为,在一起进行学术研究时,大陆学生的知识面和思辨能力不输于台湾学生。

  来自北京大学校方的统计,目前在北大就读的台湾学生有300余人,分布在26个院系。其中,医学部、管理学院、法学院以及部分人文学科院系的台湾学生较为集中。北大外事办公室的潘老师告诉记者,近年来北大学生入岛交流的人数也在增加,“2009年北京大学计划赴台获得相关科目学分的学生将超过50人,这是历史上最多的”。

  在北大,台湾学生与大陆学生混住在一起。“我们隔壁宿舍住着4名来自台湾淡江大学的交流生,大家经常聚在一起谈天。”刘刚强说。

  筑梦大陆 从过客到“北漂”

  26岁的吴学媛是37名首批通过大陆司法考试的台湾人士之一,也是最年轻的一位。4月初,她在厦门领取了司法部颁发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吴学媛充满自信地对记者说,目前两岸已经就大陆资本赴台投资达成了共识,她希望利用自己精通两岸民商法的优势,为大陆企业入岛投资提供法律咨询。

  如今,从大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寻求成功机会的台湾青年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选择“筑梦”大陆的台湾年轻人以从事高科技产业、创意产业以及服务业者居多。

  30多岁的邱慧玲在台北已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但两年前,她毅然移居北京,接受了中关村一家高科技企业品牌发展部总监的职位。“我每天乘坐地铁10号线上班,经常碰到操着台湾口音的年轻人,有时大家相视一笑。”邱慧玲说。

  邱慧玲目前就职的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扶植的高科技企业,其研发能力与成长潜力在世界同类企业中名列前茅。在这个拥有80多名员工的企业中,邱慧玲是唯一的台湾人,但这个特殊的身份并没有使她产生任何不适应。“大陆企业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很高,我在台湾积累的营销经验在这里用得上。”她说。

  两年的“北漂”生活也让她结交到一大帮北京朋友。邱慧玲说:“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总是伸出援手。”

  2006年初,25岁的戴家雯与其他5名同龄台湾伙伴第一次来到正在下雪的北京。“本来是应聘做DJ的,但后来那个迪厅并没有开张,我们一下子失业了。”戴家雯说,这次挫折让社会经验不多的他们受到不小的打击。

  此后,其中两个同伴离开了北京。戴家雯与另外3个同伴决定留下来“自己做点事”。半年后,4个年轻人共同投资的台湾奶茶店“脉络茶饮”开业了。贷款、租门面、办执照、装修、饮品研发……4个年轻人一边咀嚼着创业的艰辛,一边逐渐积累做老板的经验与成就感。3年间,“脉络奶茶”已经在北京最知名的外企商务区拥有了4家加盟店。

  在“脉络奶茶”的饮料单上,有一种用“北京二锅头”与果汁勾兑而成的鸡尾酒,叫做“北京凉茶”。4个台湾青年以这种特有的方式诠释着对北京的情感与认知。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戴家雯认真地对记者说“就是勇气和耐心”。

编辑:吴俊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