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27日起,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开始实施台湾居民来港新安排:台湾居民持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俗称“台胞证”),便可在符合一般入境规定下,以访客身份来港并逗留不超过7天。这一安排为访港台湾旅客进一步提供了便利,显示港台关系再次向前迈出一大步——港台互动不断升温
港台交流新突破
港台互动交流近来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继去年底香港贸发局在台北开设办事处后,不久前,台中市市长胡志强又应香港特区政府邀请率领100多人的代表团访港,参加在这里举行的首届“香港-台湾城市交流论坛”,一时间,维港之畔,宾客云集,港台交流荣景初现。
首届“香港-台湾城市交流论坛”在港台交流历程中具有开创性意义:这是香港特区政府第一次邀请台湾一个市的政府率团来港访问交流,是港台间第一次以城市对城市的模式举办论坛,也是台中市第一次派出如此大规模的代表团来港访问。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称这是一个“突破”,“象征港台的交流合作踏上了一个新台阶”。
港台民间交流历史悠长,自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两地民间经贸交流、人员往来、文化交流交往、港台间贸易等显著增长,台湾企业在香港的投资从1998年的90亿港元增长到2007年的400亿港元,双边贸易额从1997年的1600亿港元增长到2008年的2500亿港元。目前,台湾是香港第四大贸易伙伴。双方旅客往来也非常频密,2008年访港的台湾旅客达224万人次,访台的香港旅客达60多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10多万人次。
自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应邀请访问大陆后,两岸关系柳暗花明,不断发生重大、积极的变化。春深日暖,百花自开。作为两岸关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港台关系,也乘着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的东风,日益升温。
感受香港善意诚意创意
近两年来,到访香港的台湾各界人士络绎于途,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中国国民党秘书长吴敦义,桃园县县长朱立伦,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王津平,以及台湾知名学者高希均,知名人士焦仁和等纷纷来港,或推介招商、或学术交流,互动合作层面和范围不断扩大。
在近年来公开造访香港的台湾政界人士中,胡志强是来港最频繁的一位。从去年4月底至今,他一年之内已经3次率团到访香港。第一次是来推介台中市的旅游。胡志强说,当时只是试探性的推介活动,效果却很显著,到去年底,赴台湾中部旅游的香港游客增加了约两万人次。看到台中市和香港间的互动有很大提升空间,胡志强今年1月又与台中县、彰化县、南投县的县长组成阵容更为强大的代表团来港,极力为台湾中部的特色旅游做宣传。
此次来港参加城市交流论坛,胡志强最深的感受是“充分体会到善意、诚意和创意”。他说,在特区政府的精心安排下,这次访港行程非常顺利,短时间内举行了非常有效率的会议。回到台湾后,会仔细研究如何把讨论的内容转化成实际成果。
为促进港台交流,香港特区政府做了大量努力。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说,港台之间合作空间广阔,可以“互利共赢”。香港非常看重与台湾的合作关系,在2008至2009年财政年度中,特区政府特别预留了150万港元用以促进港台交流,此外,特区政府还主动邀请台湾不同界别的人士来港访问,介绍香港最新发展和落实“一国两制”的情况。
加强合作提高竞争力
香港推动港台交流的各项具体措施都在加紧落实。香港贸发局去年底在台北设立了办事处,“香港-台湾商贸发展委员会”正紧锣密鼓筹备中,以促进两地工商企业直接交流。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于今年1月1日为台湾旅客实施两项便利措施,包括取消30天内只可申请两次网上快证的限制,以及将网上快证和多次入境许可证持有人在港的逗留期限从14天延长至30天。在此次城市交流论坛举行当天,入境事务处又宣布从4月27日起,将实施台湾居民来港的新安排,进一步为台湾旅客提供便利。
香港特区政府官员纷纷表示,随着两岸关系不断提升,香港希望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独特作用,为两岸关系、特别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做出贡献。特区政府将从经贸做起,持续推动港台之间在文化、城市管理和其他方面的交流活动。
港台交流的不断升温令台湾各界人士增加了对“一国两制”方针的了解。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王津平曾专门率团来港考察“一国两制”。他说,很多参访团成员在来港之前,对“一国两制”只有抽象、模糊的概念,但到香港实地参观访问后,通过与香港政界、商界、学术界的交流座谈,团员们对“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具体的感知,这种认识和感知在台湾很难获得。
随着港台互动的不断增强,香港社会一度存在的对两岸“三通”是否会削弱香港中介地位的疑虑逐渐减少。林瑞麟说,对于两岸实现“三通”,特区政府非常支持。“三通”能够为海峡两岸及港澳经济的增长带来新机遇。香港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只要两岸企业能相互多投资,经济发展起来,对香港服务行业的发展必然有好处。
香港是台湾推动经贸发展的一个重要伙伴。无论香港还是台湾,仅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在国际上竞争难度很大,只有加强经贸互惠合作,才能共同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晏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