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

时间:2009-03-16 09:0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万武义、赵承、韩洁)3月13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大会。

  万人大礼堂内,鲜花竞艳,灯火辉煌。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郑重按下表决器,庄严地行使亿万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大会高票批准了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如潮的掌声久久回荡。

  从起草到修改,从审议到通过,追寻政府工作报告诞生的过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国内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这份施政报告涌动着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力量。

  这是一份危机关头凝聚信心的报告:“要让人民群众了解全局,对国家发展感到有希望”

  当历史的航船即将驶过2008年时,中国正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卷起的惊涛骇浪的严重冲击。一方面,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们沉着应对、重拳出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并未见底,中国将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如何总结2008年工作,正确判断新一年形势,确定目标任务,细化应对措施,起草一份提振信心的政府工作报告。人民寄予厚望,世界广泛关注。

  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一个以国务院研究室人员为主、有关部门和地方有关人员参加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立即成立,拉开了起草工作的序幕。

  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了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12月12日,中南海国务院第二会议室。温家宝总理与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部分同志座谈。他一开场就坚定地对大家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需减少,内需一时又拉动不起来,经济发展遇到暂时的困难。但我们具备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有信心找出一条路来。”

  每天都在冥思苦想应对之策的共和国总理语重心长地对起草组的同志们说:“去年我提出政府工作报告要让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能管用,今年还要加六个字,就是‘有希望、有信心’!”

  从指导思想到重点内容,从框架结构到表述方式,温家宝娓娓而谈,道出了自己深入独到的思考。

  “2008年政府工作成绩可以写得比往年少一些。要着重讲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讲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讲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具体的方向、目标、方法和措施。”“要让人民群众了解全局,对国家发展感到有希望。”

  “同志们参与这项工作,是为国分忧,为政府出谋划策,在中国经济最为困难的时刻贡献一份力量。”总理坚定的话语、亲切的勉励,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志。

  根据温家宝总理的指示,起草组的同志们以对党和国家事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起草工作。他们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多次召开专家学者和地方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次次集中讨论、一场场专题研究,思路在碰撞中明晰,共识在交流中凝聚。初稿形成后,起草组的同志们又开始了推敲、打磨、锤炼。那些日子里,起草组会议室的灯光陪伴着他们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经济发展增添变数。起草组的同志们密切跟踪形势,深入分析研究,及时调整报告的内容。

  与时间赛跑,与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赛跑。广东、浙江、上海、重庆、山东,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留下总理忙碌的身影。他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医院学校调查研究,主持召开各种座谈会,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思考着政府工作的安排。这些思考成果,被及时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部署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出台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研究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部署做好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工作……每周一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拳频出。这些最新的政策,被迅速吸收进政府工作报告中。

  《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形成后,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修改意见,并亲自动笔反复修改。

  2009年1月7日,国务院第45次常务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起草组根据会议讨论意见做了修改,形成《政府工作报告》送审稿。

  1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送审稿。按常委们提出的意见做进一步修改后,形成新的征求意见稿。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