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严重危害 加强教育引导
北京师大附中副校长 梁原草
网络低俗之风,污染文化环境,毒化社会风气,严重侵蚀人们的心灵,而青少年是网络低俗之风的最大受害者,这是全社会的共识。中央作出整治网上低俗之风、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的重大部署,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作为培养教育青少年场所,学校在抵制网络低俗之风行动中,肩负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我认为,学校在抵制网络低俗之风行动中,应该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低俗之风的严重危害。
对网络低俗之风危害,应该说,学校的领导、老师比较容易有充分的认识。学生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一些。由于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一些同学可能完全意识不到网络低俗信息的危害就在身边,意识到了也可能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抵制行动小题大做,妨碍了他们的“自由”。从了解到的信息看,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而另一方面,受网络低俗之风的影响,为数不少的青少年轻则沉迷网络游戏,彻夜不眠,或旷课逃学、混迹网吧,重则完全荒废学业,抽烟、喝酒,吸毒沉沦、麻木犯罪,血淋淋的事件惨案也时常见诸媒体报道。学校应该把这些严重的后果充分展示给学生,并启发他们深入了解自己身边、周围的教训,帮助他们认识开展抵制行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学校德育应紧紧扣住人格教育这个核心,着力加强价值观教育。
抵制网络低俗之风,最根本的方法是塑造健全的人格。一个人格健全完善的人,是不容易对低俗内容产生兴趣的,也是不容易被低俗的东西所影响的。而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应该的总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作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它是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的统帅,是决定一个人行为及态度的基础。可见,价值观也是人格的基础。面对网络低俗之风,学校应该把价值观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把价值观教育实践融入德育活动和日常课程教学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加强正义、责任、诚实、遵循伦理道德等公共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光明磊落、诚实正直、追求真理、好奇创新等良好的人格品质。同时,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文化品格的形成。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精神,诸如“君子慎独”,“温柔敦厚”、“思无邪”、“谑而不虐”等,都非常有助于学生在面对网络低俗信息时恬然自守、深思慎取。
三、加强美育,培养学生高雅审美趣味。
应该承认,网络低俗之风之所以泛滥,一方面的原因是网民阅读习惯存在低俗化倾向。
审美趣味的低俗化,形成了网络低俗之风的“市场化”需求。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美的形态对于人施加影响,以唤起美感的教育方式,它能够培养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一定的审美创造力,以达到怡情冶性、健全人格的目的。学校美育,应该由艺术教育、学科教学、自然人文环境,构成统一的整体,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有机结合起来,特别要注重社会美在审美教育上的作用。成功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使学生建立起衡量美的尺度和标准,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而且能够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美和低俗水火不容,建立起高雅的审美趣味,自然就会相应提高抵制低俗的自觉性。
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应该创造条件,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满足学生参与、创造的欲望。合唱、舞蹈、话剧表演、声乐、器乐、书法、绘画、篆刻、摄影、服装表演、礼仪风采展示等内容丰富的文艺活动,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瑜伽、踢毽、跳绳、棋类等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办壁报、编期刊、校园服务等公益性活动,不仅能够把学生从阴暗污秽的网吧里吸引过来、解放出来,而且能够把他们过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心释放出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健康和谐发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将使网络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精神栖息地;校园文化活动的魅力,能够促使陷于网络泥沼的学生举拔出来,重获驰骋智慧和力量的天地。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创造出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一方面加强上网教育和引导,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文明上网培训工作,把网络道德和网络法规融入到相关课程中。另一方面,也要树立绿色网络的正面的榜样。学校官方网站、各年级、各班的园地、论坛、贴吧应该率先做到杜绝低俗、健康文明。双管齐下,整治活动或许能够更好的效果。
我国现有的3亿网民中,将近1亿是学生,而这一亿学生网民正是最容易受到网络低俗内容等有害信息影响和侵蚀的群体,因此,学校利用多种形式方法,使学生认清网络低俗之风的危害,开展好教育引导工作,使学生真正建立起抵制低俗的心灵防线,对于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取得决定性胜利,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根据梁原草在2009年3月2日中国青年网和共青团北京市宣武团区委共同举行的“抵制网络低俗之风”主题班会上的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