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台胞亲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拨云见日后半生

时间:2009-01-15 16:14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1月15日消息 台盟中央政策研究会委员、老台胞何标在中国台湾网发表题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拨云见日后半生”的文章。

  文章摘录如下: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和国家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新起点。回首过去30年,不禁无限感慨:如果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不会拨云见日,使我经历那斑斓多采的后半生。

  离散了34年的亲人重获团聚

  1946年9月,我同先期回到家乡台湾的老祖母和父亲,以及随后将全家迁返台湾的母亲和三个弟弟黯然别离。从此就同他们海天远隔,杳无音信。

  在失去亲人34个春秋的日子里,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亲人们会在脑海中一一闪现,过去全家欢聚一堂的情景,也会从记忆深处走出来反复回味。

  直到1984年,在纽约居住的母亲应全国台联林丽韫会长邀请,在三弟光诚陪同下回国探亲参观。于是离散了34年的母子兄弟又在分别时的北京重新团聚。如果林彪、“四人帮”不倒台,我和妻女可能会终老河南农村;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同全家亲人也将海天永隔了。

  参加中共中央党校第一个台湾班

  党中央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对台工作出现阶段性变化。1979年1月,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进一步阐明了台湾回归祖国的方针政策。  

  1980年底,我55岁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喜讯突然降临:中共中央组织部调我到中央党校学习。自1961年从原南京军事学院毕业后,我再没有进院校学习过,没想到年过半百却有了这么好的机遇。第6期高中级干部轮训班的台湾班,是由中央主管对台工作的邓颖超同志倡议开办,并亲自关怀指导的。学员25人是中组部从全国15个省市指名调来的,平均年龄52岁,年龄最大的同志64岁。近3/4的学员建国前就参加革命,其中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政协委员、中共12大代表等。中央党校开办台湾班这件事,迅速传到海外和岛内,一些传媒反映:想不到大陆台胞也要“出头天”了。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对台湾实行“和平统一”和“两个寄希望”政策,是改革开放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统一大业,是我们这一代人光荣伟大的历史使命。

  当时中央政府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是明确和落实了对大陆台胞“一视同仁,并在各方面优先照顾”的基本政策。其次,是开办中央党校台湾班,提高、考核、选拔台胞骨干。同时,准备组建大陆台胞的民众团体,作为开展岛内及海外台胞工作的媒介和桥梁,于是在1981年12月26日召开全国台胞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

  台湾班结业后,大部分学员回到各省市原单位,陆续被安排在全国和有关省市台联会和台盟,担任领导工作。大家都谨记邓颖超同志在1982年1月11日写给全班学员的复信,信上写道:“殷切地希望你们把所学的东西用之于实践,在各自的岗位做出新的成绩”。邓大姐己于16年前驾鹤西去,她的谆谆教诲使我终生难忘。现在,台湾班的同学董克、甘莹、朱天顺、曾人宗、吴愿金等也先后告别人世,这些同窗乡亲与我都有深厚情谊,不免时常思念,深为缅怀。

  为台海两岸文化交流出点力

  1985年从原工作岗位离休后,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台联和台盟各项工作。由于从小受家庭环境熏陶和青年时代同学影响,对文学情有独钟,在对台工作中也深信:“中华五千年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所以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两岸文学交流活动,与岛内很多新老作家和学者结下了深厚友谊。

  近年来,我在《炎黄春秋》《两岸关系》《台声》《人民日报》(海外版)及台湾《文讯》报刊撰写、发表作品稿件,表叙亲情乡情,关注台胞民情,批判“台独”分裂主义言行。迄今为止,己编辑出版了《张我军全集》等书4册,个人文集2本。其中己有4册书集由台湾的出版社在台出版发行。我虽然有着“作家协会会员”的虚名,但自知从事文学写作是“半路出家”,是“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缺乏深厚功力。所以敢于不揣浅陋地舞文弄墨,主要是在改革开放政策激励下,解放思想,投身实践,试图发挥自身某些优势,以对台海两岸文化交流交往竭尽所能而已。

  衷心感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予我新的生命和活力,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时期,我要在自己的余生中,继续保持着生命的斑斓多采。(作者 何标)

   注:何标,台湾台北县人,现为台盟中央政策研究会委员。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