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红十字组织访四川灾区:两岸同胞爱心不止

时间:2008-12-09 08:3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一个寒冬即将到来,在地震中受到创伤的同胞们还好吗?那些失去学校的孩子们现在都好吗?12月4日至5日,记者随海峡两岸红十字组织一起踏访四川灾区,一路上,心头生发出疼惜、欣慰、感慨之情。

图为陈长文和四川绵阳市天河小学的孩子们在一起

  心理辅导及时

  12月4日,四川绵阳市天河小学。

  “这所占地面积30亩的简易板房校园,仅仅用了7天时间,在5月31日那天建成。”王校长介绍说。

  根据台湾红十字组织调查,德阳市距离汶川大地震的震中相当近,全市所属6个县市区均受到严重的波及,全市总人口382万人之中就有260万人受灾,灾情中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大多数学校校舍倒塌,造成学校师生们严重的伤亡。

  “地震震不垮天河人的意志”,学校墙上清晰的大字下,上体育课的孩子们正在开心地做游戏,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

  “爷爷来了!”台湾红十字组织负责人陈长文微笑着和孩子们打招呼。

  孩子们呼啦围了上来,“爷爷,爷爷”地叫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台湾吗?”陈长文大声问道。

  “知道!”孩子们齐声答。

  “2300万台湾同胞和大陆13亿人口比起来,哪个更多一些?”陈长文又笑着问。

  “13亿人口多!”孩子们认真地回答让在场的记者们都笑了起来。

  “酷!”陈长文幽默地赞许道。孩子们开心地笑了,他们天真无邪的样子让记者们最初的担心消失了。“时间是最好的抚慰剂。”学校的马老师告诉记者说,地震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孩子们很惊慌,但是在震后有很多社会团体及时来学校关心、开导他们,心理辅导很重要。

  孩子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明年9月1日前进入新教室读书。”听到孩子们的话,陈长文点头说:“孩子们放心,冬天到了,台湾同胞们的心和你们一样急迫。我们一定会在最短时间内建设一批结实、实用的新校舍。在明年的冬天来临之前让大家到温暖的教室里读书。”

  爱心不会停止

  12月4日,德阳市寿丰中学。

  由于受灾学校校舍倒塌,目前师生仍暂时借用临时搭建的简陋板屋上课。这个学校现有学生517名,老师31位。 

  “从‘5·12’大地震发生至今,2300万台湾人民时刻牵挂着灾区的人民。”陈长文说,“我们这次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爱心付诸行动,爱心永远不会停止。”

  寿丰初中闫校长说,学生目前就读的板房还是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由于学生大多是丘陵地区的贫困留守学生,上学的交通十分不便利,有的学生上学要走一个小时的路。

  “老师们担心的问题也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我们会尽快帮助学校重建,这也是这次台湾红十字会来大陆与中国红十字会联手灾后重建要做的重要事情之一。”陈长文说,“孩子们的教育很重要,老师不仅要培养他们做有爱心的人,更要让他们做有知识、有用的人。”

  记者看到身边的一个大男孩,大大的眼睛很机灵的样子,就问他:冬天到了,教室里冷吗?很多同学热情地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说“不冷”,“人多,就不冷。”

  期盼冬去春快来

  映秀镇,“5·12”大地震震中,一个全国人民不会忘记的地方。

  12月5日,两岸人士在映秀镇共同祭拜了地震遇难者公墓,为遇难者默哀并敬献了花篮。随后两岸红十字组织在倒塌的漩口中学主楼前,共同签署了援助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协议。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介绍说,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十分艰巨、充满挑战的工作。此次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台湾红十字会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正式开始,也向世人展示红十字组织积极参与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决心和意志。中国红十字会计划援助四川首期项目总金额为25亿元人民币,目前已确定11.8亿元人民币的项目援助额度,在成都、绵阳、德阳、阿坝、雅安、广元等6市(州)援建16417户民房、196所学校、190个卫生院、631个卫生站、30个村民活动室。“两岸人民骨肉相亲、血脉相连,我们一定会和台湾红十字会一起,尽快为灾区人民建起永久、牢固、实用的学校、卫生院和康复中心。”

  “如果让我用一个字形容2008年,那就是‘爱’。”陈长文说,“爱是希望,希望冬天快过去,春天快到来。”

  当天,很多学生家长、附近的村民自发赶来,听到这样的言语深受感动,使劲鼓着掌。“我的孩子在这所学校读初一,地震时跑了出来。这次重建工作这样重视学校重建,对我们家长来说,真是好消息!”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台湾同胞纷纷站出来:从流泪到捐款、从救援队到医疗队,从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台湾志愿者到积极投入灾后重建的台湾各界人士……这样一种真实的同胞情、这样美好的人间大爱让人欣慰、让人感慨。在灾区重建的路途上,我们相信,所有中华儿女的心将紧紧相依,温暖、力量和希望将一路相随。 ■ 本报记者 徐 蕾文/图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