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辉煌30年
监督咫尺手自缩
――30年对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保持党和国家的健康肌体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李亚杰)“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30年明镜高悬鸣警钟,30载反腐倡廉得民心。
回眸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30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着力加强对权力行使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重点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始终保持了党和国家的健康肌体。
监督咫尺手自缩――对党内权力的监督,增强党员干部的免疫功能,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健康肌体
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述职述廉、廉政谈话、党内询问和质询、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公开廉政承诺……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不同范围内述职述廉522.5万人次,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149.8万人次,72万多名领导干部在职务变动后及时申报配偶、子女从业情况,并对违规问题自查自纠。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首先体现在对党内权力的监督上。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党章为核心、以监督条例为主干,以配套规定和其他监督规范为重要补充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重大决策,这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促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一年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发,以党内法规形式对巡视工作作出明确规定。
2003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组建专门巡视工作机构。目前,共设立11个巡视组,其中有:5个地方巡视组、1个金融巡视组、3个企业巡视组和2个国家机关巡视组。2003年至2004年,各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先后组建121个党委巡视组和32个巡视工作办公室。
目前,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已完成对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一轮巡视,并对15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第二轮巡视。
同时,完成对9家中央管理的银行、4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4家国有保险公司、2家国有证券公司以及5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巡视。另外,各省份巡视组基本完成了对所辖市(地、州、盟)的第一轮巡视,并对346个省直部门、1240个县(市、区、旗)、65家国有企业和54所高校进行巡视。
据了解,各省(区、市)党委巡视组发现并移送有关部门查处的、涉及县处级以上干部的案件线索达900余件。此外,通过巡视督促解决了一些领导干部配偶、子女违反规定经商办企业、收受“红包”等问题;纠正了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公务用车和住房超标问题,对1000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
通过巡视,发现和推动解决了一些地方和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到位问题,发现了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线索。
近年来查处的陈良宇、侯伍杰、徐国健、李宝金、杜世成、何闽旭等案件的部分线索,就是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在巡视中发现的。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尤其是党内监督工作逐步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
――2004年以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通过不同方式,向社会公开廉政承诺,带头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社会反响良好。
――各级领导干部接受监督意识有所增强。一些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在民主生活会上,带头对照检查自身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情况,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良好民主氛围。
1993年以来,针对农村基层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央纪委全会多次作出部署,提出要求。2006年10月,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
目前,绝大部分乡镇建立领导班子议事规则、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民主决策制度、“一事一议”制度,逐步建立起农村基层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监督咫尺手自缩――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纪律检查机关对派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十六大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
按照中央部署,中央纪委监察部自2002年开始统一管理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于2004年和2005年,对派驻中央国家机关56个部门(2008年因机构改革调整为55个)的纪检组和监察局全面实行统一管理。实行统一管理以来――
中央纪委监察部加强领导和管理,推动统一管理改革深入开展;
驻在部门党组对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领导,提高自觉接受监督意识,积极支持派驻机构工作;
派驻机构奋发有为,努力探索在新体制下履行职责的新思路、新方法,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各派驻机构协助驻在部门党组制定或完善规范党组及其成员正确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加强自我约束和互相监督的制度规范90多项。
――派驻纪检组组长参加驻在部门党组会议和有关行政领导会议;派驻监察局局长列席驻在部门有关行政领导会议,对有关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认真履责,发挥核查监督预警作用。统一管理后,派驻机构经中央纪委监察部批准,可以直接初步核实反映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问题。
同时,派驻机构可以直接决定立案调查驻在部门司局级干部违反党纪政纪案件及其他重要案件。
统一管理以来,派驻机构查办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原司长曹文庄、医疗器械司原司长郝和平,农业部原总经济师兼财务司司长孙某某、交通部烟台救捞局原局长吴某某等严重违纪违法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乱收费案、长江干堤隐蔽工程建设弄虚作假案等案件,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使驻在部门及其所属系统广大干部受到强烈震动和警示,增强了领导干部拒腐防变意识。
同时,派驻机构主动深入驻在部门行政管理活动中,抓住权力运行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积极协助驻在部门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拓宽监督渠道,建立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机制。
――各派驻机构驻在部门共取消行政审批项目810项。同时,完善审批方式,加强后续监管。有的部门实现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权力运行的实时监控。
――各派驻机构驻在部门全面推行部门预算管理,有的部门实行预算公示制度。41个派驻机构协助驻在部门建立了财务、审计和重大项目审批联席会议制度等机制,有的协助驻在部门建立财务结算中心,切实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监管。
同时,各派驻机构开展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175次,协助驻在部门对417个所属单位开展巡视工作。
作为加强党内监督的一项重大举措,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改革强化了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推动驻在部门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党内监督提供了宝贵的新鲜经验。
监督咫尺手自缩――“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成为政府施政和群众监督的重要制度
2004年,原河北省外经贸厅副厅长李友灿受贿案浮出水面:短短一年多时间,他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疯狂受贿,数目之大触目惊心。
在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形势下,为何还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受贿?在查处过程中,河北省纪委、监察厅发现,权力不公开、暗箱操作是导致这一腐败案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5年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一项重要决策――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而今,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已从静态公开向动态公开推进,覆盖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控机制建设全面启动。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十六大及十六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都对“三公开”工作作出部署。
“三公开”制度的推行,使百姓真实感受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的实现,体会到了民主法制建设成果。
――政务公开:日渐成为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并逐步向制度化法制化迈进。
目前,中央国家机关43个部门和单位、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推行政务公开的规范性文件,对公开政府信息作出明确规定。全国建立综合性行政服务中心2100多个,各级各部门公开办事窗口1.8万多个;大多数政府网开设公共服务栏目,实行网上办事。
湖北省政务公开以11个省级示范点和353个市县级示范点建设为重点,带动全省公开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湖北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财政与编制公开,涉及135万多人的编制信息上网公开,全省清理出“吃空饷”人员2500多名。
――村务公开:切实保障和维护村民民主权利。目前,全国有95%的村实行村务公开,比较规范的村占60%以上。
各地农村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税费改革等事项,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有的地方建立市、区、镇三级农村财务信息网络,实行村级财务电算化管理;有的地方探索在村级财务管理中引进社会中介机构,规范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在完善村级权力制衡和民主监督机制方面,进行有益尝试。
许多地方还把村务公开与乡镇政务公开结合起来进行,使乡村两级公开有联系的内容、项目同步公开,便于接受群众监督。有的村设立村务公开接待日制度,以保证公开真实性。
――厂务公开:实现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国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企事业单位已达53.1万家。各省份规模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的建制面普遍达到20%以上。
职代会是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主要载体。至2006年11月底,全国建立职代会制度的企事业单位49.49万家,较2005年增加7.97万家。
民主议事会、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党政联席会、总经理办公会、总经理热线电话、公司领导与职工群众对话会、公司领导接待日……
各地努力探索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实现的新途径、新方法,取得明显成效。
监督咫尺手自缩――加大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突出问题的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2003年初至2007年6月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部门通过受理来信、接听举报电话、接待来访以及网上受理举报等形式,共受理信访举报644.8万件(次)。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其信访举报部门不断加大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突出问题力度。2006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中有46.2%来源于信访举报。
据了解,福建省委原常委、宣传部长荆福生案件,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武龙案件,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案件,就是根据信访举报查清的。
目前,中央纪委监察部和18个省级纪检监察机关相继开通举报网站。山西、贵州等许多地(市)级、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和开通网上举报。浙江11个地(市)和85个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和开通网上举报。天津、内蒙古等地建立电话举报声讯受理系统,四川等在全省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举报电话号码。一些地方开通手机短信举报。海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开通绿色邮政,方便群众信访举报。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其信访举报部门,通过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措施,化解矛盾纠纷能力不断加强,有效推动了信访问题的解决。
吉林省纪委、监察厅在全省推行首访责任制,采取多种措施强化首访办理责任,收到较好效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普遍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包案领导对自己负责的信访问题包调查、包督办、包协调、包处理等,一抓到底,直至问题解决。
这是纪检监察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
1989年以来,监察部聘请四批特邀监察员,共计130人次。目前,全国31个省份,95%以上的地(市),65%以上的县和中央国家机关的10多个部委建立特邀监察员制度。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聘特邀监察员达到3万余人。
河北省石家庄市市民赫梅的房屋拆迁合同9年得不到落实,为此跑了60多趟,打了600多个电话。后来通过阳光投诉,6天就得到落实,赫梅给有关部门送了“民主评议正行风”的锦旗……
2002年以来,政风行风热线“热”遍全国,在民众与政府之间架起一座理解和沟通的桥梁,被群众誉为排忧解难的“民心线”,推动政府改进工作的“监督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线”。
2006年,全社会直接参评人数达到8000多万,各级纠风部门聘请评议代表100多万名,被评议部门和行业60多个,三分之二的省份实行上下联动评议,乡镇基层站所参评率达80%以上。
目前,全国31个省份、91%的市(地)开办政风行风热线。政风行风热线中的问题解决率保持在95%以上……
30年实践证明,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紧紧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着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增强党员干部免疫功能,消除党内生活中不良因素,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全党纪律严明、朝气蓬勃,必定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