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30年:从“作坊时代”迈向“跨国时代”

时间:2008-10-27 07:56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杭州10月26日电(记者沈锡权 何玲玲)1980年12月11日,一个叫章华妹的19岁小姑娘,从温州鼓楼工商所领到了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在此后不久,全国出现了蔚为壮观的“个体户现象”。卖大碗茶的、运煤球的、开小饭馆的、倒卖服装的、修自行车的、装裱字画的……当代中国民营经济的“种子”由此播下。

  经过30年的风霜雨雪,民营经济已成为一个存在于中国经济版图上庞大的新群体:私营企业占中国法人企业的60%以上;它创造了中国GDP增量的约60%;它解决了社会新增的非农就业人员的80%以上……

  民营经济已是中国之希望,成长起像青岛海尔、杭州万向、四川希望这样一些大型企业,它们技术先进,管理优良,而且已经走向世界。

  在融冰破土的春风中,一个个商业奇才“洗脚上田”

  中国民营经济的创业者在他们的发展初期,多数都是农民、手工业者,他们“走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胼手胝足从田野中走来。

  1980年12月,安徽芜湖的个体户年广久注册了“傻子瓜子”商标。随着这一品牌的打响,年广久的生意越做越大,被称为“中国第一商贩”。

  当时,宗庆后干什么?卖棒冰,卖作业本;鲁冠球在干什么?先是打铁,后在钱塘江边修自行车;南存辉初中还没有毕业就开始了摆摊修鞋,刘永好中专毕业当物理教师。然而,政策鼓励、支持民众自主创造财富的信息不断被传播和证实,让这些蛰伏着的经济界风云人物一个个“浮出水面”。

  但经济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1982年初,一批处在市场经济“风头浪尖”上的人被处以“投机倒把罪”。在个私经济发源地的温州柳市镇,“五金大王”胡金林、“矿灯大王”程步青等八人被列为重要打击对象,此即“柳市八大王”事件。

  不久后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第四部宪法首次承认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个体户的腰杆子开始硬了起来,不少个体户成了“万元户”,有的还被政府戴上了大红花请到主席台介绍经验。

  “一有阳光就灿烂,一遇雨露就发芽”,群众创造财富的热情开始被激发。以个体私营经济为特征的“温州模式”和乡镇集体经济为特征的“苏南模式”开始萌生并渐渐驰名大江南北。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民营企业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一个对民营经济从不允许到允许、再到放开手脚的过程。从我们的发展就反映出党的政策英明。

  在一次次突破“禁区”的改革创举中获得发展空间

  在上世纪90年代改革进程中,山东诸城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当时,陈光任诸城市市委书记,在两年的时间内,该市把全市95%的国家和集体企业“卖光”,陈光从此被人称为“陈卖光”。诸城“惊世骇俗”的做法招致很多人责问:是不是在搞私有化?

  一位领导同志在经过调查后充分肯定了这个经验:诸城市通过股份制、“外资”嫁接改造、破产、兼并等形式,加大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实际效果显著。之后的中央文件明确提出“一般小型国有企业可以出售给集体和个人”的指导思想,促使中国私营企业一下子从1990年的9万多户猛涨到1994年初的23.8万户。

  诸城事件第一个尝了“国退民进”这只螃蟹,为推动民营经济的进程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还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出于对“姓资”的压力和恐惧,很多明明是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私营企业,偏偏要去顶着个集体企业的“红帽子”。这样,自己分掉自己赚来的利润,是“贪污”。一批有名的私营企业家因此被逮捕、判决。

  1995年,温州的“鹿运(鹿城运输公司)红帽子”事件——曾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免去法人代表的公司大股东张朝荣最终重新拿回了正本清源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在中国经济理论界掀起了一场大讨论。此事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回归本来面目,明晰产权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这一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家们也开始在各自领域显露峥嵘,上演了一幕幕轰动全国的精彩剧目:温州青年王均瑶“胆大包天”,成为私人包机第一人;农民企业家陈金义一举收购了上海6家国有商店,成为改革大潮中第一位收购国有企业的民营企业家;万向钱潮股票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大戏也由此拉开……

  放眼向洋,从“作坊时代”向“跨国时代”蝶变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民营经济进入了超常规发展的历史时期。

  民营经济开始翻开向尖端技术进军新的一页。今天,民营企业拥有全国 66%的专利与74%的技术创新以及82%的新产品开发。当年因“假冒骗”出名的“温州制造”,如今以“德力西”“正泰”“飞策”等生产的温州电器产品,已创造了连助“神五”“神六”“神七”飞天的辉煌业绩。

  民营企业入主上市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的范例日渐增多,引起市场人士的普遍关注。一大批民营企业开始到海外资本市场“借壳上市”。

  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使中国产品以势不可挡的全覆盖之势打入世界市场,为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化积累了大量经验与教训。30年前铁匠出身的鲁冠球,如今他的企业生产的万向节不仅顺利打入欧美发达国家,而且占领了号称高科技的美国同类产品的1/3市场。

  抓住国际机遇走出国门,去境外投资已经成了越来越多民营企业的共识。“万向”并购美国舍勒公司抢占技术优势,使其产品一夜之间融入美国市场;“华立”在泰国罗勇建工业园区;“康奈”将工厂“搬”到了俄罗斯乌苏里斯克;新洲集团把目光瞄准了俄罗斯的森林和石油资源……

  在融入全球化和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过程中,中国民营企业自身也一步步地从“作坊时代”向“跨国时代”蝶变。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