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抵万金 两岸业者期盼两岸全面直接通邮

时间:2008-09-04 08:1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9月3日,由中国通信学会邮政通信委员会与台湾邮政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两岸邮政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台办、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福建省交通厅等单位和部门人士以及两岸邮政业界代表约70人,参加了此次为期1天的研讨会。两岸业界就两岸邮政改革、两岸邮务类业务的发展及营运策略、两岸邮政速递物流领域的合作以及两岸邮政金融业务等进行了专题报告与讨论。会上,两岸业者普遍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愿望——期盼两岸全面直接通邮

  家书抵万金

  曾几何时,大陆台湾在地理上是一水之隔,但在信息的沟通上几乎完全隔绝。于是,“家书抵万金”,成了那个时代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深切期待。

  “你想想看,一家人却无从获悉对方的状况,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研讨会上,台湾邮政协会常务董事沈淑媛的话语充满感情。

  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坚冰终于开始打破。

  1979年,大陆开始受理寄往台湾的平常和挂号函件业务,海峡两岸通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1988年3月,台当局在岛内民众的强烈呼吁下被迫宣布,台湾民众给大陆亲友的信件可由台湾红十字组织经香港邮局转寄大陆。

  1989年6月起,台湾邮政部门开始直接收寄到大陆的信件。

  ……

  两岸邮政业务的交流与合作在不断加深。

  近几年,两岸的平信通信量每年大约都有80万至100万封。另外,两岸邮政互办业务的种类也在不断扩大。目前,两岸邮政互办业务种类有平常及挂号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盲人读物和印刷品专袋。但因为各种原因,两岸一直需要通过第三方通邮,而且互办业务种类也很有限,还无法全面通邮。

  “怎样才能让从大陆寄出的一封信在最短的时间里送达到哪怕是阿里山最偏远的人家的手里呢?这是两岸通邮的意义之一,也是我们推动两岸早日实现直接全面通邮的最初出发点。”台湾邮政协会董事傅桂兰如是说。

  邮费太贵了

  “两岸一水之隔,为何需经第三地或第三方通邮,这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台湾邮政协会董事长黄书健发言时指出。

  黄书健说,经第三方通邮费时费力,“一封平信从台北到北京需5天到一周的时间,如果直接通邮,时间和成本至少可以节省一半。”

  记者的一位同行曾经往台湾寄过一本书,花了60多元人民币,而这本书本身的定价才20多元人民币。“邮费实在是太贵了!”

  对此,不少岛内的邮政业者表示:“这样的抱怨听多了,不少打算寄几本书回大陆的台湾客人一算价钱要好几百新台币,都说‘被吓倒了’。”“我们非常希望两岸能够早日实现直接全面通邮。”

  台湾邮政协会干事赵德明认为,台湾岛内包裹业务量近年以20%的速度增长,主要来自网上购物,如果两岸全面直接通邮,一定会对两岸网上购物有明显促进。

  对于两岸全面直接通邮,两岸邮政业者均表示业务层面不是问题。

  黄书健认为,两岸直接通邮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障碍。中国通信学会邮政通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渝次说,两岸邮政业者在技术层面交流很好,包括这次研讨会上也将就两岸快递、汇兑等业务的技术细节深入交流,以为两岸实现全面直接通航打下良好基础。“邮路是建立在航路的基础上,只有两岸真正直航,才能实现两岸直接通邮。”

  历史的机遇

  随着两岸经济往来和人员交流更加频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更加迫切。尤其是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实施,给两岸邮政提供了巨大的合作空间。两岸邮政应当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合作,尽快实现两岸全面直接通邮,这样两岸邮政的优势将相得益彰,两岸同胞将共享其利,同受其惠。

  国台办经济局局长徐莽在研讨会上说,当前,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同胞特别是邮政同仁对发展两岸通邮事业充满着期待。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两岸应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实现两岸全面直接通邮,建立快捷畅通的邮路,增加开办除信函以外的包裹、汇兑、快件业务,是两岸民众长期的愿望,更是工商业者的迫切需求。希望两岸邮政同仁献计献策、携手合作,为两岸民众谋福祉,为两岸全面直接“三通”贡献心力。(本报记者 李炜娜)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