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中华台北队选手陈苇绫获得北京奥运女子举重48公斤级铜牌。 中新社发 chinatimes 摄
8月20日,北京奥运会跆拳道赛,中华台北队朱木炎在男子58公斤以下级铜牌赛中击败泰国对手,获铜牌。这是中华台北队继两面举重奖牌后的第三块奖牌。 中新社发 CNAsports 摄
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二日电 (记者 徐德金)北京奥运会已近尾声,中华台北代表团除还有一名选手参加二十四日举行的马拉松比赛外,参赛的十四个项目均已结束,尽管总共只夺得四枚铜牌,与期望值有较大落差;但却在北京奥运会上收获了“意外”与喜乐。
中华台北呼声较高的夺金点是跆拳道男女四个级别中的女子四十九公斤级和男子五十八公斤级,男子个人射箭;夺牌点有男子射箭团体、棒球、跆拳道的其他两个级别,以及女子举重等。在上届雅典奥运会上,他们曾收获两金、两银、一铜。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华台北代表团希望能保持上届的项目优势、竞技水平,并在金牌、奖牌数上有较好的收成。
开赛首日,来自高雄的陈苇绫获得女子四十八公斤级举重比赛铜牌,在北京奥运会上实现开门红。由是,中华台北队喜出望外,希望扩大战果。
但是,好运并没有接踵而来。如果说陈苇绫夺得奥运会举重首枚铜牌有些出人意表的话,十日,中华台北女子射箭队在首轮八分之一比赛中以四环之差被意大利队淘汰出局;十一日,中华台北男子射箭队在前一天首轮战胜美国队后,以三环之差输给乌克兰队被阻于半决赛之外,也相当令人感到意外。中华台北射箭队曾于雅典奥运会分获男子团体银牌、女子团体铜牌。
十二日,柳暗花明。另一举重选手卢映錡在六十三公斤级比赛中,再添一枚铜牌。
此后,中华台北选手在男女射箭个人、棒球、垒球、跆拳道等优势项目上未能收获一金半银,“意外”连连。女子射箭延续不胜的命运,吴惠如、袁叔琪、魏碧绣均在首轮淘汰赛中败阵;男子射箭个人亦交白卷,上届奥运会银牌得主王振邦首轮落败,饮恨赛场。
中华台北棒球队以七比八输给中国队,众人皆感“意外”。最终,中华台北棒球队两胜五负仅得第五名。
“意外”继续出现在跆拳道比赛场上。卫冕冠军朱木炎被阻于男子五十八公斤级四强之外,在复活赛中取胜,最后获得一枚铜牌;杨淑君在女子四十九公斤级比赛中也无斩获。昨晚,宋玉麒在男子六十八公斤级比赛中收获一铜。
北京奥运之旅即将结束,中华台北选手的意外收获也很丰厚。排名七十四的网球选手卢彦勋首轮打败六号种子英国的穆雷,最后勇闯十六强;羽毛球选手谢裕兴连过数关,在十六分之一赛上力擒马来西亚名将黄综翰,尽管在进前四赛中败于名将陈金拍下,但虽败犹荣。
中华台北选手的许多意外也都在情理之中。如棒球队“爆冷”输球,台湾媒体在分析自身因素外也坦承,对岸的棒球水平在提高。又如射箭项目,几环输赢往往就取决于临场发挥。
自巴塞罗那奥运会以来,中华台北选手在历届均有银牌入帐,虽不能以金牌银牌论英雄,也不敢断言是否走下坡路,但奥运赛场就象一面镜子,照出台湾这些年来在竞技体育整体上的不足与缺陷;但也反映在个别项目上的突破与进展。如此认识,不失为奥运赛场上收获的另一种喜悦。
同时,其另一收获当是在北京享受到了“主场”的喜悦。为两枚金牌而来的“神雕侠侣” 朱木炎、杨淑君,以及带伤出阵的苏丽文,“意外”获得两岸观众的鼓励与加冕,成为比赛场上人气最旺的选手。
言为心之声,形为心之迹,从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式入场时环场的掌声、欢呼声,到两岸选手同场竞技时北京观众为双方加油的呐喊声;从中华台北选手与外国选手较量时现场一面倒为中华台北选手喝彩、鼓劲的激情,再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与吴伯雄、宋楚瑜一同观赏中华台北棒球队比赛的热烈场面,都充分体现了两岸手足情、同胞爱。类似的场景比比皆是。
当然,这绝不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