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帆船赛落幕 “帆船之都”给出美妙答案

时间:2008-08-22 08:43   来源:人民日报

8月10日,青岛奥帆中心在云彩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8月21日下午,随着托纳多级和星级奖牌轮决赛颁奖结束,北京奥运会青岛赛区9个级别11个奖牌项目的帆船赛圆满落下帷幕。“青岛奥帆赛的组织工作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是19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考察奥帆赛筹办和运行工作时的评价。

  一流组织 场馆运转良好

  “青岛奥帆中心的场馆设施是历届奥运会中最好的一届。”国际帆联副主席大卫·凯利特先生说。青岛奥帆中心占地约45公顷,共有奥运分村、运动员中心等7个建筑单体。整个中心投入32.8亿元人民币,全部通过市场运作筹集。

  6月底7月初,青岛奥帆赛水域突如其来地出现了浒苔,50平方公里的赛场,被侵占了1/3。青岛市民立刻行动起来,济南军区、北海舰队的人民子弟兵鼎力相助,连续攻坚40多天,将帆船赛场内的浒苔清理干净。比赛期间,每天都有1000多艘船承担比赛海域保洁任务。

  奥帆委与北京奥组委、国际帆联、国际国内技术官员及各个运动队沟通顺畅,201条工作船艇和10万多件体育器材运转良好。

  贴心服务 构筑亮丽风景

  据奥帆安保协调小组副组长、青岛市公安局局长赵春光介绍,青岛建立了覆盖海域、陆域、空域、水下的立体安保体系,确保奥帆赛赛场安全,形成了全警动员、全民参与的“大安保”格局。竞赛水域配备了远距离炸弹检测仪、水下机器人等反恐防暴设备,安排了潜水员、巡逻舰、直升机等在奥帆赛期间实施立体化警戒。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奥运村。”加拿大领队爱沃特·巴斯特说。“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很棒。” 阿联酋领队如此评价。青岛奥运分村开村以来,为村内的62个国家和地区的716名运动员、随队官员提供了居住、休闲、文化展演等26大类、93项温馨细致的服务。

  志愿者规范的服务、热情的微笑,成为奥帆赛一道亮丽的风景。据青岛团市委书记陈飞介绍,本届共有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13760名。奥帆赛多国语言志愿者呼叫中心提供了8个语种的在线服务。

  奥帆赛场馆媒体中心为130家注册媒体的213名注册记者提供了细致周到的媒体服务。“这里的服务很棒!”新西兰《帆船俱乐部》的记者辛尼斯女士说。截至20日,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青岛分中心累计接待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93家媒体,接待境内外媒体记者770多人次。

  多项独创 与观众近距离互动

  本届奥帆赛最大亮点就是与观众近距离互动。人们称其为“青岛模式”。

  本届奥帆赛新设置了观赛大坝,观众可在大坝上观看比赛。记者在海上见到,多次起航线设在了大坝望塔附近,迎风标设在了灯塔附近,航线与大坝外防波堤基本平行,观众在大坝上近距离地观看奖牌轮比赛。

  从8月10日开放以来,大坝的观众天天超过万人,从16日奖牌轮开始,达到1.2万人。帆板银牌获得者英国选手安娜说:“这么多观众,历史上很少见。”

  “‘胜利者返航线’这样的设计太巧妙了!”英国帆迷们非常高兴。“胜利者返航线”是配合大坝观众设置的。每次奖牌轮比赛结束后,获奖选手沿靠近大坝外侧的返航线与观众近距离互动。海上颁奖平台也是历届奥帆赛所没有的。奖牌轮比赛结束后,观众在大坝上可以回头近距离看颁奖仪式。

  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韦迪说,作为中国帆船运动的发源地,青岛为国家航海运动的推广、普及和水上项目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确保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帆赛!”这是青岛人民申办奥帆赛时的郑重承诺。青岛奥帆委主席、青岛市市长夏耕说:“青岛践行了申办时的诺言。”(记者 宋学春)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