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三十一日电 (记者 刘舒凌)自今年五月二十日以来,新当选的台湾执政团队为振兴经济、改善民生而逐项、有序推进财经法规松绑,尤其在两个多月时间内接连宣布对大陆开放的政策,被形容为一次“经济解严”。
梳理台湾新执政团队近来两岸政策脉络,“开放、松绑”是其要义。
首先,今年六月十二日,海基会、海协会重启中断近十年的两岸协商谈判,并完成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游客赴台观光两项重要工作。
六月十九日,台湾当局通过“小三通人员往来正常化实施方案”,扩大已实施七年的“小三通”。
六月三十日,“新闻局”宣布,放宽大陆媒体来台驻点记者在台停留时间,从现行的一个月放宽到三个月;如为采访特殊需要,经主管机关许可,得延长一次三个月。
七月三日,台湾行政当局通过“放宽县市长赴大陆地区交流规划方案”,开放县市长赴大陆参加市政相关活动。
七月四日,两岸周末包机、大陆民众赴台旅游正式启动,与之配套的,人民币兑换业务于六月三十日提前在台湾本岛开办。赴台旅游正式开放后,高峰时期每天可有三千名大陆同胞飞抵宝岛。
七月十七日,台湾行政当局讨论并通过“大陆投资上限松绑及审查便捷化方案”,个人赴大陆投资金额上限从现行八千万元新台币放宽为每年五百万美元,中小企业为八千万元新台币或净值或合并净值的百分之六十,非中小企业一律放宽为净值或合并净值的百分之六十,此措施于八月一日施行。
另外,在台设立营运总部的台商企业,对大陆投资可望放宽至不设上限。据悉,台积电、台塑、中油、英业达、英华达、大众、大同、统一超商、上海商银、富邦银行、兆丰商银、元大京华、南山人寿以及“中华航空”等五百七十七家营运总部,未来登陆投资额度均不受限。
七月二十二日,陆委会和“内政部”决定,将大陆专业人士申请来台事件,由过去提前两个月提出申请修正为提前一个月。
在这两个多月中,台湾执政团队将“操之在我”的项目逐步开放,这是对大陆方面近年推出数十项“操之在我”的惠台措施所做出的积极回应,两岸关系所出现的这种积极变化,自然引起世界瞩目。
当下,台湾有关人士对媒体表示:“奥运后两岸之间会热闹起来”。
首先,关于两会后续协商议题,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七月二十一日提出,包括两岸货运包机、两岸海运直航、“小三通”扩大人货往来、两岸共同打击犯罪、推动海域油气共同合作探勘、推动两岸气候变迁和气象研究的交流合作、推动有关地震灾害预防的交流与研究。
二十五日,“行政院长”刘兆玄宣布重要的两岸经贸松绑政策,将在年底前完成二十项重大松绑项目,包括开放陆资入台投资股市、生产事业、基础建设及服务业项目,以及开放金融业赴大陆发展等。
同时,刘兆玄宣布,放宽大陆优秀专业技术人士来台技术交流、放宽并简化大陆人士来台的商务签注;放宽两岸教育人员交流,如授课与研究的开放,以及大陆学生来台就学居留,可加长在台居留时间。
其他,还包括开放两岸电子媒体产业落地、大陆新闻、电视节目、电影、书籍、唱片来台,及大陆演艺事业赴台交流等。
近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说,预计九月考虑对半导体晶元代工产业做较大幅放宽。
他还表示,希望下一步把包机缩短为最短距离,航程可缩减至八十分钟,让台湾与大陆沿海形成“一日生活圈”。
就大陆学生来台就学项目,马英九也期望相关行政部门“加把劲推动”。
“经建会主委”陈添枝透露,陆资赴台投资项目是下一波松绑重点,各部会已积极研拟中,八月底前有一部分项目可优先推动。
另据报道,明年之后两岸经贸将是松绑重点,包括推动大陆等高等学历采认和开放银行赴大陆设置分行等一百二十一项,松绑范围既深且广。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今年五月二十八日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会谈时曾说,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希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
台湾执政团队由交通到经济乃至于未来的和平协议的两岸政策的轨迹,令关心两岸关系的人们感到,“先经济后政治,循序渐进,务实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的气氛正在形成。
毕竟,善意的累积有助于互信的建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