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均生产总值迈上3000美元台阶
●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将增至8条,各地市4小时内可达省会
●快速铁路将形成一纵两横主骨架,实现福州到上海只需6小时
●927亿元投向科教文卫体,支出年均增长18.7%
●生态环境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本报福州2月28日电 记者朱竞若、余荣华、章文秀报道:记者今天从福建省委、省政府获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实施4年来,福建发展全面提速,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已迈上3000美元的台阶,人民生活全面改善,一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海西战略实施至今,福建全省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446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9075亿元,年均增长12.9%;人均生产总值从12938元增加到25424元,超过3000美元,年均增长12.2%。
福建省财政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2002年,财政总收入476亿元;2007年,增加到1284亿元,年均增长21.9%。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从273亿元增加到700亿元,年均增长20.7%,已提前实现“十一五”目标。
目前,全省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数量均居全国第5位,总数从56个增加到433个;13家企业获得国家出口免检资格。
福建省境内山川河流众多,曾有“闽道更比蜀道难”之说。海西战略的实施,带来了福建基础设施建设的飞跃。目前,福建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以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为骨架,构建沟通沿海和内地、连接周边省区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近4年来,福建每年至少开建一条高等级铁路,在建总里程达1150公里。目前,投资175亿元连接温州、福州的温福铁路,投资144亿元连接福州、厦门的福厦铁路,投资64亿元的龙厦铁路,都在紧张建设中。投资518亿元、西起江西向塘东至福建莆田的向莆铁路,将厦门、深圳两经济特区“串起”的厦深铁路,也已于2007年底开工建设。全省建设中的快速铁路主干线将增至5条,2011年前全部建成后,将在境内形成“一纵两横”的快速铁路主骨架。到“十一五”末,福建的铁路出省通道将增至6条以上,实现福州到上海只需6小时。
高速公路缩短着海峡西岸的时空距离。从闽浙交界处到闽粤交界区,行车时间已缩短至原来的1/3。2004年,京福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漳龙高速公路的全线通车,使福建提前一年实现各地市4小时内通达省会城市的目标。全长270公里的福厦漳高速公路,连接福州、泉州、厦门和漳州,正由现在的双向四车道扩大为八车道。“十一五”期间,福建省高速公路计划完成投资750亿元,建设里程2061公里,让绝大部分县市30分钟内上高速。届时,福建将有4条高速公路大通道与江西相连,各有2条高速公路与浙江、广东相接。
福建省集中新增财力解决民生大事。近年来,福建全省财政用于科教文卫体等方面支出累计927亿元,年均增长18.7%。在保障民生方面,福建已实现多个“全国率先”:率先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率先实行农房统保,率先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率先设立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助学金制度,率先推行“四位一体”劳务派遣模式,率先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率先将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覆盖全省有农业人口的79个县市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达到2147.03万人。
福建在实现较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依然良好。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第一; 2007年闽江干流、支流大樟溪各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全年水质总体保持良好,居全国大江大河前列。
目前,福建省已经确定未来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15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0元,为到2017年实现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比全国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一数字目标背后,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如此阐述福建在海峡西岸建设中的位置:“发挥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构建扩大对外开放的平台、推动全国区域合作的平台、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平台,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相关链接 )
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
海西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
海西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人口约为6000万至8000万人,预计建成后的“海西”年经济规模在1.7万亿元以上。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构建九大支撑体系: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优势独特的闽台交流合作支撑体系、全面发展的社会事业支撑体系、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互利共赢的开放支撑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体系、统筹协调的城乡支撑体系、富有活力的创新支撑体系、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