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走后20年:国民党高调纪念 台民众怀念

时间:2008-01-22 09:36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20年后,这位已故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影响并没有消逝:岛内政党领袖模仿他的亲民作风;政治选举以他作为议题;台湾民众也从对他的缅怀中寻找暂时的慰藉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俊发自北京 台北大安森林公园突然下起了细雨,但却浇不灭台湾民众对蒋经国的怀想。

  随着哀伤的音乐,他们在这位台湾已故领导人的遗像前献上一束鲜花,或点亮盏盏烛光。这是2008年1月13日晚上7点30分,“缅怀经国先生逝世20周年追思音乐晚会”的现场。蒋经国惟一健在的儿子蒋孝严是这场活动的主办者。“我们看到有政治的粗暴,要关闭陵寝,但他们关闭不了我们永远怀念经国先生的心。”说到这儿,泪水已经在蒋孝严的眼框里打转。

  国民党高调纪念逝世20周年

  回忆起当天的情形,这位国民党中常委、台湾“立法委员”仍感动不已。“天气蛮凉的,还有那么多民众自发地前来悼念先父。”1月15日,蒋孝严在电话里对《国际先驱导报》说,更让他感动的还有一张竖立在露天音乐台中央的背景照片。

  照片上,戴着眼镜的蒋经国笑容可掬地将一个小孩揽在怀中。“这是他在乡下视察时拍的,看得出他是多么爱民如子。”蒋孝严说:“当时我心里在想,要是那孩子是我的话该多好。”

  可是,这已经永远不可求了。他有生以来对父亲的第一声呼唤是在1988年1月16日的深夜,台湾“荣总”医院的停尸间。3天前,蒋经国在家中吐血猝逝,终年78岁。

  那是他第一次与父亲近距离的见面。“助手将其中一个靠中间的冰床缓缓抽出,父亲就安然躺在其中……我随即跪下叩头,泪如雨下……我边流泪边低声地喊着‘爸爸’……人生的悲惨,莫此为甚了!”蒋孝严在其著作《蒋家门外的孩子》中这样写道。

  既然生前无法承欢膝下、亲侍汤药,惟有在他死后好好祭拜才能了却为人子的心愿。

  20年后的 1月13日早上,蒋孝严携家人一起前往位于桃源县的头寮陵寝谒陵,一同前往的还包括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国民党“总统”参选人马英九等蓝营高层。

  其实早在几天前,国民党举办的“台湾路:蒋经国先生的旅程”系列纪念活动就已经拉开了帷幕。有人把国民党这么做看成是蓝营为了“立委”选举而推出的策略,但即便如此,却也由此可见蒋经国对台湾政坛的影响并没有因时间而消逝。

  晚年功绩不容抹煞

  回想当年,蒋经国曾为台湾打开过许多扇窗户。

  “蒋经国功过,历史自有公断,但他在晚年宣布解除施行了三十多年的戒严法,以及其他举措,足见其政治智慧与魄力勇气。”一位台湾民众在一篇题为《经国先生为何被人怀念?》的纪念文章中这样写道。

  这样的政治创举还包括开放大陆探亲。“正因为父亲当年启动了两岸交流,两岸才有今天这样的局面。”蒋孝严说。1987年10月,蒋经国主持的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有关探亲的决议案:“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亲等以内之亲属者,可登记赴大陆探亲。”随后,台“行政院”通过《台湾地区民众赴大陆探亲办法》,正式宣布,一般民众可以探亲的名义返回大陆老家。

  相比之下,蒋经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创举则更为深入人心。“经国先生从来就不把‘拼经济’三个字挂在嘴边,但他在石油危机期间推出的十大建设,却适时弥补了外在冲击所产生的需求缺口。开办新竹科学园区、尝试高科技电子业新方向,奠定了台湾后续三十年的产业根基。”《中国时报》在1月12日的社论中说。

  该社论的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对蒋经国的怀念。“蒋经国承担了‘白色恐怖’和‘威权统治’的原罪,但他绝不曾恫吓过人民,也绝不会利用手中权力制造族群对立,撕裂台湾,比照今日执政者的一言一行,蒋经国俯仰天地,才真正对得起台湾这块土地和人民。”

  亲民作风连陈水扁也模仿

  台湾人民也没有忘记蒋经国。两蒋灵寝关闭前夕,万名民众前往瞻仰;逝世20周年纪念活动,许多民众自发参与吊唁。台湾媒体的一份民调显示,台湾民众认为蒋经国是对台湾贡献最大的“总统”,认为他功大于过的比例达65%,而李登辉、陈水扁却只得到了11%和5%的认同。逝世20年后,仍深受台湾民众如此爱戴,除了源于他对台湾作出的卓越贡献,更源于蒋经国身前俭朴亲民的作风。“下乡拜访基层,探察民情,身上一件夹克一顶棒球帽,不管上山下海从不改变。”台湾媒体报道说。

  而如今的台湾政坛,几乎没有一个政治人物可以脱离蒋经国的影响。蒋经国的亲民服装让号称“最亲民”的亲民党列为招牌制服,而他席地吃便当的经典画面,让马英九也甘愿效仿连续吃了八年,就连陈水扁在台湾田间插秧也被指是效仿蒋经国。

  蒋孝严说,如果经国先生那个时候的政治风范再出现的话,台湾就可以看到未来。正如担任过蒋经国秘书的马英九所言,“纪念蒋经国,是怀念那一个满怀希望的时代,后继者应有效法他的雄心,台湾才能更上一层楼。”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