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上世纪80年代返乡台胞 漫漫乡愁曾记否(图)

时间:2007-12-20 07:59   来源:钱江晚报



孙秀康珍藏老照片。



刘有能收到家人的照片。

  绕地一周 只须两天 跨越海峡 却要整整三十八年 不是人人 都能有两个三十八年 多少人用了半生的时间 才跨过海峡这道天险……

  海峡的水 是深?是浅? 脸上的泪 是苦?是甜?三十八年 是长?是短?眼前的事 是假?是真?离家的时候 还是青春年少 回家的时候 已是风烛残年 但愿不必再等 三十八年 两岸才能携手 海峡才现欢颜。 ——适民先生 《三十八年》

  这首诗是诗人适民先生 1987年12月12日创作的。当时正值宝岛台湾开放民众到祖国大陆探亲访友不久。大时代的剧变,带来多少悲欢离合,多少酸甜苦辣,这其中,有多少等待、绝望、期盼……祖籍广东的适民先生,用这些简洁的诗句,抒写着那个特殊时代特殊人群的乡愁。

  这种经历,一群“台湾老兵”的感触最为深刻——1950年前后,国民党军队撤离大陆。没想到,很多人这一去,就跟家人远隔天涯,有的数十年后才重聚首,有的却再也没能见上面。在我省,这样的老兵大多来自舟山、衢州、台州等地。据舟山市台办统计,仅舟山一地,当年去台老兵多达13521人,目前,有356名台胞在舟山定居。

  今年是首批台胞返乡20周年。日前,记者赶赴舟山定海、登步以及衢州江山等地,寻访上世纪80年代返乡的台胞,听他们讲述当年的故事。

  孙秀康,86岁,1987年返乡

  没有钱 借钱也要回来

  舟山市普陀区登步乡是个海岛乡镇,距离沈家门渔港5.5海里,陆域面积14.46平方公里。当年,就在这里,160多人随国民党部队去了台湾。家住登步乡登步村383号、今年86岁的孙秀康老人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刚到村委会,老人来领着我们往他家里走的时候,步伐坚定而稳健。他笑着说,1987年,第一次回来探亲,也是自己这样找回来的呢!如今,家乡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他的新房里,老人慢慢打开了关于那段岁月的记忆。

  “只听见‘哐镗’一声,船开始动了!大家拼命往外挤,可当兵的拿枪死死地守着不让出去。‘我要回家!娘啊’……不知道谁叫了一声,顿时,船舱里哭声一片……”半个多世纪前的这一幕,永远刻在了孙秀康的心上。

  1950年,年仅29岁的孙秀康,被撤离大陆的国民党部队“抓壮丁”抓到台湾去了。走的时候,家里留下了4岁的儿子和2岁的女儿。“什么话也来不及说,就这样离开家了。当时同村一起被抓走的还有许多人。你想想,家里有妻儿父母的,谁愿意走?”孙秀康说。

  到台湾以后,孙秀康到51岁才退伍。“在台湾虽然也有不少老乡,但是我的亲人却在海峡的那一头,怎么能不想呢!做梦都盼着能回去。”关于那段日子,老人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浓烈的思乡之情,每天都没有断过。

  家还在不在?儿子、女儿怎么样了?不能回家,就只有写信了。1982年左右,他偷偷地跟家里联系起来。当时不通邮,信要托人先从台湾带到香港,然后从香港寄到大陆。说起来,写信也是很曲折,往往都是一封信要套好几个信封,每到一个地点,就要抽掉外面的一层信封才知道真正的目的地。当时,香港有人收费代办这样的服务,尽管很贵,但大家特别想知道家里的情况,也只能这样了。怕家人收不到信,他的第一封信写得很短,只告诉家里人自己在台湾身体都好,不知道家里还有哪些人在?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家里的信才辗转到了孙秀康手里。这封信让他又喜又悲:喜的是,家还在,女儿已经成家立业,也有好几个孩子了;悲的是,走后第4年,儿子就夭折了。

  知道家里还有人,落叶归根的想法就更强烈了。1987年,大概是10月份的一天,他突然从报纸上看到,允许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了!“当时那个兴奋啊,一整夜没睡觉,第二天一早就出去打听了。“当时,几个老乡还在商量,没有钱回去怎么办。我反正是想得很清楚了,没有钱,借钱也要回去!”老人说,这是他到台湾以后,最开心的一天。

  终于可以回家了。

  从台湾到香港,香港飞上海,上海坐船到沈家门,然后再到登步。家,一步步近了。离开38年之后,再回到家乡,是什么样的心情?老人说,“近乡情更怯”,就是这样的感觉。“到了登步之后,我一路慢慢走。村里的变化不是特别大,但是陆陆续续有新房子盖起来了,我们家原先的平房也成了楼房,我一下就找到自己家了。在家门口,我一眼就看到了女儿,快40年不见了,外孙女比当年我走的时候的女儿还要大,那时的心情特别复杂,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心里不停地想,回来了,终于回来了,真的回来了。”

  后来,我们问孙秀康老人:“这么多年了,你还记得回家的路吗?”他很认真地回答:“家怎么会找不到?走得再远,走得再久,回家的路怎么会不认识?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刘有能展示当年的信封。


  朱文利,80岁,1985年借道回乡

  借道旅游“逃” 回家乡

  朱文利老人是定海人,1950年在村外的西码头被“抓壮丁”到了台湾。当时,村里有700多人就这样被带到了台湾。他说,思乡的情绪,从他到台湾的第一天起,就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老人说一口地道的舟山话,聊天的时候,好几次,老人都停下来问我,听不听得懂他的话,“在台湾这么多年,但乡音是永远也改不了的。”老人对这一点很自豪。

  1985年,一次跟老乡闲聊时,他听说已经有老兵从台湾辗转回大陆了。听到这个消息,他马上想起了自己有个表弟在美国,为什么不借道回家呢?“那个时候我已经退休了,于是提出要到美国去旅游。这个计划很快就被批准了。其实我根本就不想去美国,只想通过第三地回家去看看。”

  跟着旅行社,第一站到了泰国,在那边待了几天,又转到了香港。在香港,他想方设法联系上了一家大陆旅行社,并顺利地跟着他们来到广州。“几十年啊,本以为这把老骨头要扔在外面了,没想到还能重新踏上这片土地。”那个时候他已经很焦急了,恨不得马上飞到家,可是因为没有到上海的航班,他在广州又留了好几天。

  好不容易,到了定海。回来的时候,他特意带了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一大堆礼品,到村口时,路还没修好,大车开不进,他记得当时是台胞接待站的工作人员帮着把东西运回家的,他自己就三步并两步,一路快步走回去的。通过之前的书信联系,他知道儿子当上了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孙子、外孙也很大了。走着走着,路上碰到了来接他的儿子了!“走的时候他才7岁,现在都已经是好几个孩子的爸爸了,我一眼就认出了他!看见他的时候,我忍不住哭了。”老人笑着说,这是高兴的眼泪。

  经过这一次,他是下定决心要回来了。他说,在去台湾前他读过点书,会写字,如果一直留在台湾的话,说不定还可以有发展。不过他不想这些,不管怎么样,他都要回来。家乡这边也特别照顾,有什么困难都帮他解决。通过台湾的朋友,他重新拿到了入台证,到台湾去处理回家乡的事情。到1992年左右,处理完所有事情,他就正式回来定居。回来之后,政府特别重视台胞,他本人还当选过两届区人大代表。回来之后,他也不忘记在台湾的朋友们,常给他们写信,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定居了,大陆这边很好。如果你是个不忘家的人,回来看看吧。”后来,有40多个人听了他的建议陆续回来呢。

  刘有能,81岁,1987年11月返乡

  码头上

  捧着照片认亲人

  刘有能老人的家在舟山登步乡鸡冠村,今年81岁的他依旧精神矍铄。遥想当年,说到动情处,老人几次提高声调。

  1950年的一天,刘有能刚刚从海里打渔回来,家里突然来了几个国民党的官兵,说是部队要撤退,男劳力一律要征去当民夫。经这么一吓唬,刘有能和两个哥哥就一起糊里糊涂地跟着国民党部队走了。一直到坐上船,他们才知道,这是要去当兵。“我们是打渔的,哪里会当什么兵啊,什么都不懂。”刘有能找到部队的一名军官,说不想当兵,想回家。不料那名军官把眼睛一瞪:“上了船,你们就永远也别想回去了!”

  在台湾当了7年半的兵,然后就是当医院的仓库保管员、学校的技工。随着年纪的增大,对家也越来越想念,经常一觉醒过来,枕头都被眼泪浸湿了。可是当时的政策不允许,大家也不敢。实在想得不行了,就开始写信跟家里联系,“我写了一封信回去问:家里还有没有人?过了几个月,家里给我寄了一张合影过来,老婆、儿子、儿媳、4个孩子……”家的味道让他的心底重新燃起了希望。他把照片拿去重新放大了一张,每天看,有时候看着看着就掉起眼泪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呢?

  1987年的一天,他正在休息时突然听到电台里说大家可以回大陆探亲了!他马上就开始准备,把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准备买机票回家。刘有能说,等待被“批准”的那些天,是这辈子最漫长的。那些天里,他什么事情都想不了,一心想着哪一天能回到家。

  “那天总算等到了通知,说是可以回家了。”刘有能带上照片,马上就往机场赶。

  到了上海虹桥机场,就已经有上海台胞站的同志在接了。“对方告诉我说,这次回来的台胞挺多的,为了好认点,让我把帽子折边,手臂上还绑着一块白毛巾。”刘有能说。

  “有能回来了!”坐船往登步赶的时候,有人认出他是鸡冠村的人,连忙给他家里人带信说他回来了。船靠岸时,一眼望去,码头上都是人。他拿着照片一个个对过去,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妻子、儿子、儿媳、孙女……一家老小来了7个人。“差不多!”他刚一开口说话,眼泪就已经流下来了,一家人也哭成一团。“走的时候,儿子才两岁,回来的时候,孙女都欢蹦乱跳的了。抱着比我高一头的儿子,我痛痛快快哭了一场。”老人说,这一幕,也让围在码头的人们感叹不已。

  新闻背景

  1949年之后,海峡两岸同胞处于长期的隔绝状态,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为打破这种人为的隔绝,大陆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信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公益观摩和经济交流。此后,绕道回大陆探亲的台胞逐渐增多。

  1987年10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受到大陆方面的欢迎。

  1987年11月3日,首批从台湾返乡探亲的21位同胞从香港大角咀码头登上开往厦门的“鼓浪屿”号客轮。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据统计,1950年前后,随国民党去台的军政人员约有200万。解放初,浙江去台人数约20多万,被国民党征兵的大多集中在舟山、江山、台州等地,其中江山有4326人,舟山当年去台湾老兵多达13521人,目前,有356名台胞在舟山定居。全省有台属约52万人。本报通讯员 周晓刚 徐安华 本报记者 刘焜 陈欣 本版摄影 林云龙 唐光峰

编辑:阳艳萍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