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调整两岸经贸政策 才是最大的利多

时间:2007-11-07 15:32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号称要提供“幸福经济”愿景的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谢长廷,在“总统”兼党主席陈水扁强势操弄入联议题,行政团队面对各种物价湍流飙涨,却又束手无策引发民怨四起的低迷情况下,本周一借拜访证交所之机,释出有关两岸经贸政策的四大利多政见。虽然张“内阁”没有像上次谢长廷主张有条件开放陆资来台般在第一时间就给这项政见泼冷水,甚至周一的台湾股市似乎也因为谢长廷的这一席话,盘势出现由黑翻红。台湾《工商时报》今天的社论认为,谢长廷所报出的利多,到底只是为了吸引中间选民的选举语言,或者意谓着民进党未来的两岸经贸政策将转趋务实,无疑有待检视。而四项利多本身,是否可行,是否可为低迷的台湾经济注入活水,让扭曲的两岸经贸关系步上正轨,同样更值得讨论。

  首先检视四项利多本身,其中关于开放陆资来台投资部分,本来应该是最不成问题,甚至应该是要极力争取的。而在资金自由化、全球化的现实世界中,想要再区隔限制陆资来台也是愈来愈困难。以这两天大陆阿里巴巴网站创办人马云来台,表现出与台湾大企业集团相互投资布局的高度兴趣为例,台湾真要视为陆资横加限制,防堵得水泄不通,损失的到底是阿里巴巴还是台湾,似乎也有待厘清。如果当局的政策还是僵硬的一概排拒陆资,不免在执行认定上将愈来愈困难,实质上更是关闭了台湾的机会之窗。

  社论认为,正因为国际资金流动所具有的这种特性,因此不论是排拒陆资来台,或者限制台商前往大陆投资的金额比例,这样的政策思维明显的落伍过时,执行起来也更难贯彻,同时后遗则益趋明显。因此,我们宁可相信谢长廷在此时此际提出开放陆资来台投资,和视个案适度开放企业赴大陆投资的金额限制的政见主张,除了是基于争取选票支持的选举考虑之外,同时也是基于对现有两岸经贸政策务实理解所提的修正动议。

  文章说,即使谢长廷的转折令人期待,最大的障碍恐怕还是来自于其自身所属的政党,是否也有同样的认知与体会。而如果周一股市应声上涨可以视为一项指标,民进党团队其实不必等到明年五月谢长廷胜选就任后才正式启动这项新政策,陈“总统”和张揆完全可以从善如流的让谢长廷的这两项政见主张提前在现在就正式启动。执政团队真的这么做,对谢阵营低迷的选情所能提供的帮助真不知要比强推“入联公投”要好上多少倍,而当然,不论是开放陆资来台、抑或放宽台商投资上限,由于牵涉极广,自然要有周延配套,诸如分阶段开放陆资投资项目,或对放宽台商投资上限采个案认定,以期兼顾开放性与台湾的主体性。

  至于谢长廷所释放提振台湾经济活力的另两项政见利多,也就是将遗产税与赠与税降到10%以下,以及主张当选后提供一年半到两年的大赦期限,让当初台面下流到大陆的资金可以自由回流。就前者而言,也许有助于吸引包括陆资在内的外资来台,但在内外资一体适用的情况下,是否对吸引外资具有诱因姑且不论,不能不考虑的是势将恶化岛内的财富分配。因此与其单独突出降低遗赠税这个议题,还不如宣示将尊重专业,透过第三次赋改会议,通盘检讨现行税目税率,以期兼顾财政、租税正义和经济动能。再就后者而言,台商在僵化的大陆政策下不得不偷跑前往大陆投资设厂,如今政策改弦提供台商大赦之机本来就是当局份所应为,不过即便如此跑出去的资金是否就会回流似乎并非必然。要台商资金回流,以及吸引外资陆资来台,关键还在于台湾究竟能够提供怎样的赚钱机会。

  社论最后指出,在全球逐利的今天,解除不切实际的政策限制只是第一步,减税更不应是唯一的妙方,除了改变思维,调整政策,更要注重时效,否则就如同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迟来的政策调整效益也一定会打折扣。

 

 

编辑:张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