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首页-视频-推荐视频

新闻调查:台商三十年

2008-12-10 09:56     来源:央视网     编辑:罗旭婷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 叶宏灯

两岸经济飞速发展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也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改革开放初期,率先前来投资的就是港澳台同胞和海外的华侨华人。他们怀着对祖国大陆血浓于水的深情,带来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急需的资金、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验。在三十年历史的跨越中,他们扮演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角色。今天的《新闻调查》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海协会会长 陈云林:我们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同胞渴望了三十年之久的两岸直接通航、通邮将变为现实

  2008年11月4日,对许许多多工作生活在大陆的台商来说,是一个尤其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这宣告着两岸同胞期待了近三十年的两岸直接通航通邮即将变成现实。而这个愿望,台商们期盼已久。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 叶宏灯:以前我们来大陆就像出国一样。因为从台北家里出发,到东莞我的企业也好、学校也好,直到当天下午两点三点才进香港,要转一圈进来。现在直接就可以飞抵广州机场。而广州站离我的学校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是距离感又缩短了很大这两边。比如说我从台北坐飞机到高雄,坐高铁也需要两个小时。从台北到广州机场,也不过是两个小时。我想这个影响的层面是非常地大,我想不只是从生活上的理念,也有企业经营的理念。甚至于谈得更大一点,两岸融合的理念。也就是说,大家已经不是很远方的人了。短期近距离两个小时,大家就可以见到面了。所以这个影响的,这次陈会长在台湾签订这部分,影响的层面是非常地深远。

  台达电子工业(东莞)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 曾纪坚:对于两岸的交流,我觉得会有更好的台阶,上更高一个台阶。比如说尤其上海、北京跟台北,变成一日的这种交流时间,不像以前可能是两天三天嘛。所以增加得会比较频繁。还有商业行为或许会比较多,因为很方便嘛。我早上可能早一点到上海,下午晚上我可能就回到台北,变成一日的生活圈。这种感觉就出来了,那以前是不太可能,到上海是要八个小时对不对?

  记者:其实这样的一个三通,也是很多台商在内心盼望的。

  曾纪坚:是,我们在台湾,从来我们就盼望三通,不是现在。

  对身处海峡两岸的人们来说,这份盼望是从近三十年前开始的。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方针,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邮、通商、通航,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台商开始进入祖国大陆投资。从那时起直到今天,三十年中,伴随着大陆经济的飞速向前,台资企业在大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他们走过的是一条什么样的发展之路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内地国门初开、百废待兴、急需吸引外资之际,港澳台同胞凭借着同文、同族和地理上的优势,率先进入内地投资,推动了内地经济的大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一段时间,港澳资曾占到内地吸收外资总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内地吸收外资最大的来源地。在当时由于两岸关系还处于对抗时期,台湾方面对两岸经贸往来限制严格,更未开放台商投资。因此台商对大陆投资还处于试探阶段,投资数量和规模都十分有限。北京市台资企业协会理事长谢坤宗,在1984年第一次来到祖国大陆考察投资时,心中充满着忐忑,甚至连自己的真实姓名都不敢透露。

 

  北京市台资企业协会理事长 谢坤宗:那么我来的时间是比较早,是1984年。而且投资的时间又在1985年1986年的时代,那个时候只要是让台湾政府知道你到大陆来投资的,都会禁止出境。所以我当时来的时候,我是顾虑了这一点。所以我就改了一个名字,换了一个姓。那时候叫王承勇,就用这个名义来大陆投资。

  在当时,由于台湾岛内生产经营成本逐步攀升,岛内制造业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使不少台商前往大陆寻觅商机。但由于两岸长期缺乏有效的沟通,再加上台湾当局对祖国大陆的刻意丑化,初涉大陆的台商他们的内心往往充满了紧张和焦虑。

  记者:最初,在投资的心态上,可能对这里边也是有问号是吗?

  东莞市台商协会会长 叶春荣:不只是问号,是试试看的心态。因为我们要从两岸的教育来讲,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成共产党是很可怕的。当然你还年轻。

  记者:信息不对称。

  叶春荣:我们来的时候,第一很害怕。比如讲我们过海关也很怕。那些穿着制服,书本上教我们的和共产党是一模一样的。当然会有害怕,因为环境不一样。但是你来了以后,慢慢慢慢接触不是这样子。

  叶宏灯:比如说第一次我们到北京去,我们从北京的机场下飞机以后,沿途所看到的景象是一片箫条,连片绿叶子都没有。印证了一句话,国民党所宣传的,大陆同胞穷得连树叶都吃掉了。我们一直到一段时间,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北方的天气、 大陆性的天气,一片叶子都没有。

  记者:因为天冷吧!

  叶宏灯:是,天冷。所以其实两岸隔阂那么久,产生了很多很好笑,也很好玩的事情在里面。

  转机出现在1987年。当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受到大陆方面的欢迎,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以此为突破口,台商投资大陆开始由暗转明,数量逐步增加。

  1988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进一步促成了台商投资大陆的第一波浪潮。在当时许多台商把大陆沿海地区作为加工出口基地,以台湾接单--大陆生产--香港转口--海外销售的模式,大量转移岛内以轻纺为代表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到80年代末,大陆台资企业约有1000多家,投资总额超过10亿美元。但在当时的台商们中间,却流行着这样一个词“打带跑”。打带跑原本是棒球运动中的一项专业术语,意思就是打击球的同时运动员也要跑垒。而它却成为了一些台商早期投资大陆的经营理念,意思就是在大陆投资的同时,也要做好随时抽身离开的准备。元祖企业的创始人张秀琬女士承认,早期她投资大陆的经营理念就是打带跑。

 元祖企业董事长 张秀琬:不瞒你说,早期的台商,包括我个人在内,都有一点打带跑。因为有一种不安,毕竟我们是在台湾长大,我们对在国外开拓事业的话,大陆虽然不能叫国外,总是离乡背井嘛!感受到我需要有一点不安的准备,所以早期有一点打带跑的味道。

  缺乏认同感、顾虑重重,是早期台商投资大陆的真实写照。虽然投资祖国大陆,拥有相对低廉劳动力成本和巨大的消费市场等优势,可是改革开放究竟能够维持多久,大陆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在当时台商们看来还只是个未知数。

  台商曾纪坚已经在东莞生活了20多年,1993年前后他和几位同事来到东莞石碣镇投资建厂。如今,他所参与创建的台达电子,已经由一家小工厂成长为投资额达3亿美元拥有30000名员工的大公司。而对于曾纪坚来说,刚刚落户东莞时的那些日子令他至今难忘。

  曾纪坚:那时候很偏僻,农村吃个饭都没有餐厅,有客人来没有餐厅吃饭。另外住也没有酒店,我们住在政府的招待所里面。然后吃,在政府的食堂里面吃饭。早上上班到工厂,中午又回到政府里面吃饭,下午又回到工厂上班,晚上又回到政府里面吃饭,是这样一个条件熬过来的。

  在东莞,许多台商都对创业时条件的艰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东莞台商 杨永安:1993年来我们从广州到东莞到后街,开车了开了四个半小时。从广州开车开到后街四个半小时,那个时候没有,107国道都没有柏油路。那就跟骑马一样,坐车子就跟骑马一样。从广州一直到后街四个半小时,然后后街到深圳又是四个半小时。我那个时候受不了,出来出差,从广州过来坐个车,一整天就没有了。

  记者:生活条件适应吗?

  杨永安:生活条件不适应,生活条件真的非常不适应,好像什么东西都没有,完全没有。便利店也没有,什么都没有。去高档的餐厅去吃饭,拿一瓶冰啤酒,没有冰的,我们这里没啤酒,没有冰箱。

   在当时,广东东莞还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农业县,一切都才刚刚起步。曾纪坚投资建厂的石碣镇还是一个小岛,镇里的人车进出都要靠船运。在这样的条件下,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东莞却成为台商云集的淘金之地。每年都有几百家台资企业选择落户东莞,台商们为什么会选择这里开始他们的创业之路呢?

  记者:因为当时从地域的位置上来讲,很多人觉得福建离台湾很近。但是当时台湾大部分商人都相继来到了广东珠三角。

  叶宏灯:虽然是离最近,但是没有直通,没有直航,所以香港能够通航的地方,只有到香港,香港又是全世界最大的贸易中心。不管是从金融的角度,还是从贸易的角度,还是从通讯的角度的方便性,还是从人的观念,所以那边都是最适合当贸易的地方,转口的地方。早期,我们必须要把所有材料设备从香港转进到这边来,所以虽然福建最靠近台湾,其实从距离上是最近的,但是从运作上面,最方便还是在香港。最靠近香港的是深圳东莞这一块。

 

  记者:所以实际距离来讲,其实东莞在当时是最便利的,在当时。

  叶宏灯:是,深圳最便利。深圳当时,为什么早期是最早到深圳?我从90年代初期来的时候,像我来的时候我就不会想到深圳。深圳那时候它是一个特区,所谓特区就是我们国内的人工、工人要进到里面很不方便,里面的工资水涨船高了,成本不见得比东莞还便宜,虽然是地理位置最靠近香港,所以我们很多台商选择在东莞的原因也是在这里。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为契机,改革开放政策激发了强劲发展,为港澳台资企业投资营造了其他地方难以企及的软环境。广阔的空间、巨大的市场、无尽的商机,再加上持续的高速发展,祖国大陆为包括台商在内的各类企业提供了一个充分施展身手的舞台。面对这样的契机,一批又一批的台商们纷纷来到大陆,选择他们的落脚点。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局局长 游匡正:东莞经历几个阶段,刚开始是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探索的一个阶段。那个阶段大概一直到80年代中期,磨合了六七八个的年头。这样的一个过程还是以港资为主,其实从初期到中期都是以港资为主。到了邓小平南巡以后,开始有了一个大发展。大量的台资企业引进来,大量的。特别是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这几年,大量的外资企业进来。

  记者:邓小平南巡讲话对当时台商的心理层面怎么样?

  叶宏灯:那是绝对的关键,等于说大家放心了,放心了大家才敢把钱投进到这里面来,那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记者:您说放心是指的是什么保障?

  叶宏灯:因为两岸的对峙,根深蒂固的观念,大家不会拿自己的财产冒这个险。总认为你讲了一句话,我们认为是甜言蜜语。所以台商绝对不可能把自己的财产、全部自己的家当,投注到一个非常不放心的地方去。但是南巡了以后就更坚定了开放,我们就认为开放的路是绝对的,所以大家才一窝蜂地全部进来。

   在台商们看来,当时的沿海开放地区,最靠近香港的深圳经过10多年的急速发展,地价和工资早已水涨船高。而这是从事加工制造业等劳力密集型产业的台资企业很难承受的。于是位于深圳、广州之间,经济刚刚起步的东莞,就成了台商们的首选目标。但在当时的东莞,许多乡镇都和石碣镇一样,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该怎么解决这样的难题呢?

  记者:当时的硬件条件能够留住人吗?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党委书记 刘始团:因为我们首先,首先看一个人,看对方看你能不能信得过这里,有没有安全感,有没有支持他、关心他、维护他,首先这是第一步。因为具体来讲,立足这个发展,跟着提出我们搞这个基础建设,交通环境、城市环境、周围的环境,所以我们慢慢一步一步把它改进。我们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岛,以前交通不方便,所有招商引资必须交通要方便。这个路通财通,所以首先镇政府、党委政府投资建设石碣大桥,贯通以后交通方便了。起先觉得我们这里发展成立了,就到这里发展了。

  为了能使包括台商在内的投资者落户石碣镇,镇里首先筹资修建了一座石碣大桥。此外还提供了一切可能的条件,帮助投资者尽早开工生产。曾纪坚至今仍然念念不忘创业初期发生的一件小事:工厂建设初期,急需安装电话线路与外界联络。但申请开通新号码却需要等上一段时间,镇里的一位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把自己家里的电话提供给了工厂。

  曾纪坚:6631008,我们一直用到现在。

  记者:当时这个电话不能去邮局申请吗?

  曾纪坚:那时候要排队,要等,可能要等一个月两个月很久。但是我们设厂不能等。

  记者:那你们知道这个信息之后的反应呢?

  曾纪坚:我们当然是非常感动嘛!而且觉得政府真的很用心,在为我们服务嘛!而且我想那时候干部家的电话也并不是像现在这么好申请,而且可能某个城市家里才可以装了电话。一般的干部可能家里没有电话,所以他把这个提出来,表示他为这个地方的发展的付出,真的是蛮用心的,就感觉这些干部真的是值得敬佩!因为我们的设厂不可能时时给干部什么好处、

  什么利益,只是对地方的发展带动是长远的。所以我觉得干部宁肯牺牲家里的方便,来提供企业的方便,我想是觉得蛮感动的。

  记者:应该来讲,这件事从很多人来讲的话,并不觉得是一件很大的事。

  曾纪坚:看在什么时候啊,雪中送炭跟锦上添花这个感觉是不同的。而且他不拿出来也可以啊,对不对?

  记者:仅仅是因为这件事就坚定了你们在东莞投资的信心吗?

  曾纪坚:当然也不是,这是其中之一。另外在厂内的工作,政府不干涉,厂外的事全部帮我们处理。就是说你跟海关交涉, 跟工商、税务,停电、停水啊,他全部可以交涉。所以我们在厂里面,我们只能说我们来这边设厂,跟台湾、跟在世界哪里,没有什么影响、没有什么差别。就是你把自己做好,那工厂就能够发展,那我这个环境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不来投资呢?而且要人工有人工,要土地有土地。

  台达电子落户石碣镇后,不仅企业自身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还带来了22家上下游厂商一起落户东莞。目前,台达电子年进出口额为8亿多美元。2007年,台达成为石碣镇第一纳税大户,年交税超过8000万元人民币。据统计,从1987年到2000年,落户东莞市的台资企业有4100多家,成为全国地级市吸引台资企业最多的地区。

   叶宏灯:东莞它最早进来是鞋业,后来是很多的成衣,等于说消费性的产品都进来。但是最大的关键是台商的IT产业,因为台湾的IT产业在全世界算是佼佼者。它将近有十几项的电脑产品,以及周边的产品在全世界的市场占有率是第一名的,就全部到东莞来了。这些龙头的产业到东莞来之后,也建立了非常完整的、完善的产业网络。比如说台湾都是中小企业,它必须要靠产业的网络,才能形成一个产业集群。比如我自己做的是鼠标,这个鼠标就将近要动用到300家的工厂来供应这个材料给我。我在全球的产量算是第三名的,因此比如说这些鼠标的厂家,有两三百家进来之后,也慢慢地在我周边也形成了一个更深的产业链的集群。产业链的网络在那儿,所以慢慢这个产业链网络又带进来更多新的厂家。所以,东莞到现在为止,将近有6700多家的厂商集中在东莞这2500平方公里的一个地方上面也算是不容易的了。

  记者:这是吸引很多台商来此聚集的原因吗?

  叶宏灯:这是鸡生蛋跟蛋生鸡的问题。因为产业链的完整,就吸引更多的这些主要的组装的工厂进来。那主要的工厂进来之后,又吸引更多的产业的,周边的卫星工厂进来。所以这两个是互为因果。

  记者:后碣镇的商陀路,也被当地的人们称之为台湾街。90年代中期,随着越来越多的台商来到东莞创业,一些台湾本岛的餐厅也开始在这条街上开办起来。十几年来,这条街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不仅有台湾的餐厅,而且一些台湾特色的商品也可以在这里买到,这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各种的便利。可以说,这条路也见证了台商在东莞的创业历程。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提出开放开发浦东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使台商在南下珠三角之后又开始涌现北上长三角的热潮。1992年,在上海的四川北路上,台商张秀琬的第一家元祖蛋糕店成立了。店面不大,主要销售当时上海还很少见的鲜奶油蛋糕。尽管价格比市场上普通的奶油蛋糕贵了一倍,但其新鲜的口感、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包装,还是征服了上海的消费者。一时间,购买元祖的鲜奶蛋糕成为当地人的一种时尚消费。

  张秀琬:我们有一个店在过年的时候,一天画了500个蛋糕。一圈人一字排开,没有办法, 在门店的那个橱窗里头画,就必须在厂里头完成半成品,到那里来做最后的修饰。一天一个店要画500个蛋糕,那是相当大的量。一个100块,算一下!

  张秀琬生意上的火爆,只是台资企业在大陆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当时,台商们面对的是一个很少竞争对手、求大于供的卖方市场。这使得台商在大陆度过了一段幸福的蜜月期,

  也让更多的台商看到了祖国大陆市场的商机无限。大千美食林的负责人黄海博先生说,那时他经营的餐饮企业简直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

  大千美食林董事长 黄海伯:我们刚开张第一天,我大概准备了两个礼拜的食物,结果到了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已经是全部销售一空了,像抢一样,抢购一空。我光是其中有一个叫蜜豆冰的,当时我们一碗是卖了8块钱,我一天就可以卖到8000碗。我的员工光是锉那个冰,锉的手都起茧子,都冻僵了,搁了半个钟头就换人来锉。一天算下来,光是一个这样的卖冰的小铺子,就是可以做到6万多块。我整栋大楼的话,整个餐饮加起来,我最高可以做到(每天)80几万。

  随着台商对大陆的逐渐了解,台资企业此时在投资上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产业形态不再限于加工出口业,而是由劳动密集型企业扩展到资本密集型和第三产业等领域。到90年代末,大陆台资企业约有43500多家,投资金额240亿美元。针对台资企业的不断发展,1994年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1999年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法律上的保障,使台商的投资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早期投资时,曾经以打带跑作为经营理念的台商张秀琬,如今已经拥有了300多家连锁店,年销售额7亿元人民币。

  张秀琬:进入2000年之后,我发现我必须要批地盖厂,然后好象真正落脚的感觉,就是自产的,真正落脚了。原来,我是觉得我做品牌别人带不走,我做通路也是我自己拥有的,没有自己产的想法。2000年之后,我开始有自产的想法。所以就批地,盖厂房,然后到各地去,包括买店面、买办公室等等,就开始有长根的打算了。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来到东莞创业的台商叶宏灯在打拼了10年之后,他的企业也已有了速度惊人的发展。

  叶宏灯:我当初是用一条生产线开始,25个人开始,25个人。但是等到10年之后,我建立10个工厂、12000个工人。

  但此时,在叶宏灯的心里,已经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创业梦想。他的愿望,是在东莞办一所台商子弟学校。

  叶宏灯:在我1995年正式当东莞台商协会的会长的时候,其实我们面临到两大关键的问题。一个是死亡率非常严重,都是属于30到50岁之间这批中壮年人。

  记者:是因为什么原因死?

  叶宏灯:因为,都是过劳死。心脏病、脑溢血、高血压,这都是过劳死的关键因素。过劳死,我们当时花了很多的力气来解决这一块,希望降低这个死亡率,而且成效不张。后来,我们才发现到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他生活不正常。所谓不正常,还是他家庭因素没有来。太太没有来,孩子没有来。当时教育不能解决,教育并不能解决这一套的问题。所以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当时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有一个措施,就在说如何去吸引台商的家庭能够来这边稳定下来。其中最受关键因素就是学校,当时有这个想法想建一所学校。

  记者:你们对这个学校的期望是什么样的?

  叶宏灯:我们很单纯,我们只想说办一所学校,找几个老师,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在这边念一两年书。然后假设回到台湾去,就能够跟台湾的学校接轨。我们当时很单纯想到这件事。

  记者:在你们有这个想法之后,建校的想法之后,你们对建这个学校心里有多大把握?

  叶宏灯:其实当时是哄台商的。

  记者:怎么讲

  叶宏灯:我们根本没有任何把握,我们也不认为中央领导人会容许这所学校成立。

  记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叶宏灯:有一次我就回台湾去,问台湾有关的负责人。我说,假设大陆有一个生意人要在台湾设一所大陆学校,你准不准,他说很难。我说是啊,当然很难。因为这种事情非同小可,尤其是国民教育这一环,自古以来都是属于最关键的。大家在这种初级的教育,是基本的教学,是最关键的一环。所以国家领导人能够容许这所学校,其实也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在国台办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协调下,2000年9月2日,大陆第一家台商子弟学校——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正式开学。8年时间里,在这所学校就读的台商子弟,已经由最初的100多名增加到如今的近1800名。这所学校的建立,为工作生活在东莞和周边城市的台商们解决了子女教育上的后顾之忧,更多台商也因此举家搬来东莞。

  叶宏灯:我们在1999年11月3号奠基典礼的时候,这边有一千多个男的台商的,在这边做奠基典礼。当时国台办的唐副主任亲自下来做奠基。第二年,2000年9月2号,开学典礼的时候就携家带眷。以前是一个男人,第二年开学典礼的时候就是携家带眷,一家人都来了。这几年有很多老人家,爷爷奶奶都来接孩子。这种情况之下,顶多八年多的时间而已。从当初的那种景象,一千个男人在这个土地上的景象,到今天老人家孩子都来这块土地上。你说这个还不叫融合,还不叫统一吗?这本身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记者:您是以前在哪个学校教学

  台外女教师:我以前是在台湾的幼稚园,然后来这边跟随董事长第九年。

  记者:从台湾过来的?

  台湾女老师:是, 是。

  记者:来这边生活得还适应吗?

  台湾女老师:还不错啊!他这吃喝玩乐什么都有。

  记者:那等于是这里很多的教学的方式都已经从台湾直接搬过来的

  台湾女老师:对,对。但我也很欣赏陆老师的带领方式,就是我们互相协调。

  记者:你们现在等于一个班,是大陆的老师还有台湾的老师一块来配合是吗?

  台湾女老师:是

  记者:您是做什么的呢? 在这个班级里教什么的呢?

  大陆女老师:我是带小孩玩数学游戏啊、体能游戏啊, 教他们玩。还有一些生活常规,配合台湾老师。

  叶宏灯:我们常常讲这个学校是一所大爱的学校,集合各个团体、集合各个领导人,非常大爱的学校。所以学校本身就是用感恩、惜福、大爱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其实有它背后的背景因素在里面。

  记者:您希望通过这些字让孩子心中记住什么?

  叶宏灯:我们在我们学校的主楼,科技楼的三楼,我们有一个中华文化馆。中华文化馆我们有一个典范墙,就是从炎帝、黄帝,一直到孔子、孟子,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典范人物,我们形成一个中华文化馆。我们要让孩子很清楚知道,你来自何方!我想我们在学校里面,我们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态,就是如何把我们这五千年来,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的底蕴

  一点一滴地灌到孩子身上去。这个学校的学生非常特殊,未来他绝对是两岸和平的种苗,在这里面。所以,其实我们也朝着这个方向培养我们的孩子。为了整个民族的未来,所以这个也是一种种苗在。

  老师:大声念一下,预备起!

  学生:救

  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增多。面对复杂的形势,转型升级这个词开始频频出现在一些港澳台资企业聚集的城市。在距离上海不到一个小时车程的江苏省昆山市,如今聚集着港澳台资企业4200多家,其中台资企业占有着很大比重。

   江苏省昆山市副市长 黄健:我们最近提出台资转型升级,让台资企业怎么在创新这个方面提升它的优势。所以我们最近设立了六个组,专门从金融、财税扶持,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创新环境、 清理税费等等这方面支持台企的转型升级。我们感觉到政策层面上,昆山市委市政府就经常提出,包括今年已经推出了三个政策。一个是普惠的,也可以讲是一种集中出台的,就是关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若干意见。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就是台资企业,为它提升产业水平来量身定做的,关于推进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一共有五大方面,28条政策。

  记者:很具体。

  黄健:很具体。还有第三方面,最近出台了这个可能是锦上添花的,叫做扶优扶强。我们排出20到30家龙头型的、规模型的,要在行业中领先的企业扶优扶强。这些方面的政策,从各种生产要素上面进行扶持。包括它的资产重组也好,包括它的营销,营销增长一定的比例,产生的地方贡献份额,我们奖励给他。不能叫返回,叫奖励给他,帮它进一步做大做强。尤其从我们现在来看,国际环境这样变化,这些龙头企业一定要支持好。这样才能保持我们昆山的外贸,不能有一个大幅度的下降。

  面对经济形势的变化,有关部门出台了包括微调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等等一系列扶持港澳台资企业的措施。国务院台办也提出了帮助和支持台资企业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九项政策措施,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持续发展。台商们又如何作出选择呢?在广东东莞一些人选择了离开,但更多的人却选择了面对。年逾七旬的台商齐希哲认为这场危机恰恰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一次新机遇。

  台商 齐希哲:以前两年我们都很忙碌,就是生意也比较好,就是我们24小时在作业。这次刚好是在一个经济形势不好,我们也会受一些影响,脚步慢下来。其实脚步慢下来不见得是坏事。有的人脚步慢下来,就放假了、回家了。我觉得我们不需要这样做,我们应该要反过来考虑,我们还要把他们多做一些培训的工作。以前我们没有做到的一些事情,要升级,这是我们必须要这样做的。所以我们就趁这个机会,把我们这个体系看准了变过来。但是不可能说,三个月、两个月它就奏效。但是已经开始在改变了,你心里就有信心了。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更多的台商选择了希望和信任。改革开放30年来,港澳台资企业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人才,更输入了先进的理念和管理经验,促进了许多领域的观念更新。同时,他们也分享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累累果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台商在大陆所走过的足迹,促进了台湾产业的转型,同时也为大陆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第一拨以轻纺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第二拨以石化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第三拨以电子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说,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活动历程,不仅密切了两岸的联系,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同时它也成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中最具活力的因素。

分享到:
相关视频

推荐视频

更多台湾新闻

更多新闻发布会

更多涉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