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在辛亥革命爆发的那一年出生,科学救国是他不变的理想,他在美国学习工作了二十年,但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却属于中国的科学事业。他不仅是一位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他的成就影响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他就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高山仰止,音容宛在,一个关于生死的答案亘古不变,但最重要的是在走过的道路上留下财富。《人物》栏目五集特别系列节目,深切缅怀这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建国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人类的科技史上留下了不可估量的财富的科学巨匠。 |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一) |
2001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钱学森手稿》的收集人弗兰克马伯博士,来到中国钱学森的家中,为他颁发本应在1979年就颁发的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这个颁奖仪式晚了22年,按照加州理工学院的管理,获奖人必须亲自到母校接受这个荣誉,而钱学森确是一个例外。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岁月依然是钱学森人生中的一段难忘的历程…… |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二) |
1955年当钱学森离开美国的时候,他有15000多页的研究手稿留在了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的办公室里,这是他在美国从事学术研究20年记录的一部分,后来正当这些手稿就要被当作废纸处理掉时,他当年的一位同事,弗兰克马伯博士发现了它们,他觉得很有价值,于是收集整理,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钱学森手稿》,但是钱学森当初放弃这些手稿,似乎还有另外的原因。 |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三) |
从一离开美国开始,钱学森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中外记者无不对这位火箭专家,返回中国后的生活充满好奇。1955年10月8日,一位香港《大公报》的记者,拍下了钱学森一家从香港步入深圳罗湖桥的镜头,他一手领着自己6岁的儿子,而另一只手却提着一把吉它。中国外交部委托香港中国旅行社安排他们一行30多名留学生乘火车从香港九龙进入深圳。当时主管科学和外交工作的陈毅副总理还特别指示中国科学院,要派专人前往罗湖口岸迎接。 |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四) |
从1956年开始,钱学森担任了这样一些职务,国防部导弹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分院,也就是今天的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一任院长,以及从事相关基础研究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由于这些机构的建立,中国在1964年成功发射了一颗自行研制的,射程为1200公里的中近程导弹。中国在1966年10月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导弹核武器。1970年,中国将第一颗重量为173公斤的人造地球卫星顺利地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五) |
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次长,在钱学森回国之前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宁可枪毙他,也不愿他回到中国,他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强过五个师。这据著名的断言,已经被钱学森在1955年返回祖国之后的事实所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