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走千家访万户,习近平情系人民群众

2018-02-22 14:5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意义重大,深刻阐述来了国家、家庭与个人的深层联系,听着习近平总书记暖人身心的话语,一股热流涌遍全身,感到浑身热乎乎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大江南北,听民声、察民情、问民意,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把党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让政策的春风吹绿神州大地。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西北边陲到大凉深山,总书记最牵挂的人就是普通百姓。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每次调研,他都要进百姓家看一看,听一听,聊一聊。每次调研之后,他也都要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落实举措。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崎岖山路,在大凉山腹地一一走访贫困户,“看到大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心里十分欣慰”;在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实地察看灾后恢复重建及发展情况,勉励“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在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和乡亲们一起喜迎新春,动情地表示“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牵挂千家万户,冒着严寒,到四川多地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亲切的问候、动人的场景、感人的画面,让人们深切感受一个大党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

  “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言语特别温暖人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是最根本的哲学,也是接续奋斗的永恒坐标。过去五年,很值得一提,无论是一分钟脱贫20多人、一天增加4万多家市场主体,还是新增相当于英国人口的就业数量、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二字始终被放在治国理政的最高位置。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年新年贺词,人民、改革、发展是反复出现的高频词;而3万多字的十九大报告,更有200多处强调“人民”。可以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郑重承诺里,在“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的自我要求中,一步步变为现实。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过程,正是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过程。无论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还是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渐行渐近的中国梦,从而让个人梦拥有了十分广阔的空间。

  “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总书记的殷殷话语,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在这个意义上,“宏大叙事”的国家梦、民族梦,正是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个人梦、家庭梦的实现中铺展;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个人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正是中国梦最富魅力的章节。

  过去五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举措,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为老百姓织密民生福祉的幸福保障网。从2013年到2017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五连涨”;城乡新增就业连续5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建成全球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覆盖13.5亿人;保障安居工程、教育惠民政策等一项项民心工程,让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的新目标、做出的新部署。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中国台湾网网友:赵虎启)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