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新春期间的节日活动也将在这一天达到另一个高潮。在龙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4日在福州闽江公园举行。来自两岸的众多民间艺人齐聚福州,展示民间绝活,共庆元宵佳节。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汇聚了海峡两岸龙的传人。大家聚在一起,欢歌笑语闹翻天,开幕式上,伴随着喧闹的鼓乐声,两岸70多位艺人共同演绎了民俗舞蹈《碧海灯情》,描绘了两岸同胞在元宵佳节互赠花灯等民俗交往的情景,道出了两岸割舍不断的同胞情。
亲情、友情、同胞情、骨肉情,两岸同胞走在一起,说不尽家乡话,道不尽血缘情,举目望去,处处都是欢乐的海洋,走到哪里都能听到热情洋溢的交谈声。来自台湾的小演员柳佩萱说:“这是第一次参加大陆的大型表演,收获很多。虽然表演时江边的风非常大,手都冻红了,但心里非常兴奋。希望以后能经常来大陆参加演出。”简朴真挚的话语,发自台湾同胞的心窝窝,虽然言语不多,但是那样的亲切,又是那样的生动感人,使人听后有一种非常惬意的感受。
花如海,歌如潮,在开幕式上,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两岸17支民俗队伍格外抓人眼球。巡游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台南的舞龙队伍伴着铿锵的乐点,跳起动感的舞步,舞起蜿蜒的巨龙,市民赞声不绝。而福建福清的伡鼓表演,40多名钹手组成队列舞姿翩翩,4名女子手擎凉伞穿梭其中,更是精彩纷呈,令人拍手称快。福州马尾琅岐肩头戏则由20个小伙子组成“台柱”,10多名小演员站在小伙子肩上边舞、边唱、边演,堪称一绝。
独具民族特色表演,是那样的风情各异,让现场观众掌声不绝,尤其两岸艺人用茉莉花茶制作工艺、藤艺、剪纸、刺绣、编斗笠、编锣筐、陶瓷手工制作、脱胎漆器、木根雕等20多种非遗项目,使得两岸两岸民俗文化节,争奇斗艳,映红了福州城。
龙腾虎跃闹元宵,闽江两岸尽朝晖。侨乡福清市人民体育场内举办的第三届元宵民俗文化节,更是多姿多彩,为元宵佳节增添了喜悦的气氛,让现场观众留恋往返,久久不愿离去。尤其三山镇极具地方特色的板凳龙,其他乡镇、街道的金鼓吹、提线木偶、闽曲弹唱等节目,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的欢乐气氛,一次又一次的推向了高潮。
民俗的融合带来文化的交流,将今年的元宵佳节一次次推向了高潮。福清市宗鹤拳协会会长方长玉率众表演的宗鹤拳成为现场最大的亮点。同时,龙江、东瀚、海口等10个乡镇、街道还分别展示了根雕艺术、编蒲粽、钉秤等手工技艺。4日在闽西客家连城县还举行了“巡游天下第一粽”民俗活动,掀起了连城客家元宵狂欢节盛会的第一个高潮。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北团上江游大粽”是一项特有的客家民俗活动,也是客家人祈盼“丰收、和谐”的象征。
元宵节吃元宵,又叫吃“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是年年欢庆不衰。
今天我们在欢度元宵佳节,吃元宵的同时,也衷心希望海峡两岸的骨肉同胞能早日消除海峡的鸿沟,让两岸的骨肉同胞早日团聚,共同携手并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中国台湾网网友:赵虎启)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