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网友:台胞在大陆挺好的,蔡当局不要做交流挡门砖

2018-04-04 10:43: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在当前两岸和平发展因为蔡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和两岸同属“一中”陷入僵局的境况下,尤其是在大陆出台《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31项措施”)后,蔡当局不领情反倒“倒打一耙”,宣称要以种种手段“反制”。

  近段时间以来,除了大陆出台“31项措施”惠及台胞之外,大陆各地更是出台后续落实措施,既让台胞在大陆提升了安全感获得感,还增强了奔赴大陆、扎根大陆的信心与动力。

  比如,北京市发布五项惠台新政策,山东推出为台胞提供“保姆式”定制服务,浙江启动“最多跑一次”保障措施,江苏昆山送出涵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税收优惠、企业信用等领域的“大礼包”提振台企转型发展活力,福建今年还全面启动“台商台胞服务年”互动,21项措施涵盖提供政策集成服务、开展转型升级服务、开展项目跟进服务和落实居民同等待遇等多个领域。

  这些暖心给力的便利举措,让在大陆的台胞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与善意,一项项便利举措,一条条暖心服务,增添了他们在大陆创业、生活、工作、学习的信心,打消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后顾之忧心中之虑。在大陆的台胞纷纷表示,大陆的投资环境、创业氛围、发展商机、权益保障要比台湾更好、更暖心、更友善。

  其实这种发自内心的赞许,首先是大陆便利措施的有感而发。其次是对大陆真实善意的认可认知。因为,台胞在大陆感受到的一切,与台湾当局和岛内政客所鼓吹抹黑大陆的种种言行有天壤之别。

  台湾高校招聘季启动,台企大陆岗位受关注,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对到大陆发展跃跃欲试,越来越多的台湾各行各业人才包括大量青年学生,愿意到大陆就业、创业、学习、生活,希望搭乘大陆发展商机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有的台湾青年惊呼,到大陆看到了世界,世界都在看大陆。这种惊呼,我们既可以感受到又能体验到大陆的便利措施和发展商机,对台胞来说,绝对是不虚此行。

  同时,台胞的真情告知和体验告白,是对大陆的真实善意的认可认知。台湾在“少子化”的影响下,学校招生成了大问题,有的学校为了生源一筹莫展,有的学校出台激励措施也坐困愁城。但是,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现在在台湾,台湾顶尖高中生申请大陆名校蔚为成风,登陆求学的人数呈现“暴增爆量”的现况,以致让学校校长写推荐函都挑灯夜战,忙个不停。这种鲜明的反差,足以看出台生对大陆的认知认可的热度,和对台湾当局灰心丧气的实际,登陆趋势和热潮,蔡当局所谓的阻挡、误导已经丧失了市场,因为大陆有他们实现价值的未来,有他们梦想成真的希望,有他们杨帆远航的梦想,有他们展翅飞翔的天空。

  岛内《远见》杂志调查中显示,近6成受访者愿意出门发展,其中半数以上愿意赴大陆发展,远比去“新南向”地区的意愿高;其中20到29岁受访者,更是有近6成的人表示愿意赴大陆发展。台湾人力资源机构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大陆“31项措施”发布后,有44.7%的受访台湾上班族表示本就有意愿“登陆”,31.3%的上班族因大陆释出利多而增强意愿或改变心意、愿赴大陆发展,35岁以下有7到8成有意愿到大陆工作,想到海外工作的人有27%的人希望到大陆工作。

  显然,蔡当局的任何“计划”、“反制”、“引诱”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岛内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大陆的政党政客的口号已经越来越无力,违背民意、背离民心的招法只会激起台胞的反感,都束缚不了、阻挡不了台胞登陆的脚步。我们呼吁蔡当局呼应民心、顺应潮流,勿当台胞登陆圆梦的绊脚石,勿做台胞登陆创业的拦路虎,勿成台胞登陆打拼的挡门砖,勿做台胞登陆远航的拆台者。倘若蔡当局不能够“从善如流”,拿出务实行动和真实善意来改善两岸关系,只能“逼着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用脚投票’”。

  两岸交流30多年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扩大深化,取得丰硕成果。每年往返两岸之间的人员增至近千万人次,30年来累计达1.23亿人次。两岸贸易额增长120多倍。上百万台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近38万对两岸同胞喜结连理。大陆53个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一共入驻或服务台资企业将近1200家,吸引超过6000名台湾青年实习就业创业,1.7万多名台湾青年参加基地或示范点组织的各类实习就业、创业创新交流活动。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随着“两岸一家亲”理念的深化,坚持“两岸一家人“理念的持续,大陆越来越多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出台,不断加大帮扶助力的创业就业力度,一些多角度、深层次的鼓励扶持,两岸民间交流定会滚滚向前,两岸经贸合作定将迎来新机遇,两岸和平定会注入新动力新动能。

  万千事实证明,台胞在大陆要比在台湾好,大陆的商机和崛起对台湾来说是机遇不是威胁,大陆的善意和亲情让台胞很工作顺心、生活安心、打拼放心。(中国台湾网网友:文剑)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